篇一:《尊重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规律-读《雪豹悲歌之打开豹笼》有感
题记: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
动物界永远是个琢磨不透的谜。不久前,我读了《雪豹悲歌之打开豹笼》这一章节时,我感触很深。刚开始读的时候,我有很多的疑惑:红崖羊繁殖能力还算强,为何历经数年,它们的数量仍然保持在六十六头?红崖羊当初深受雪豹夫妻迫害,为何又强烈要求我们打开豹笼?我不得而知,在这个章节中,它为我一一做了解答,并阐述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却极其深刻的道理-----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
这个章节主要讲了红崖羊深受雪豹夫妻的迫害,数量始终是六十六只,我为了保护这一珍稀动物,便将雪豹与红崖羊隔离开。可这并没有长久的庇护红崖羊,反而给它们带来了内部战争,数量激增,食物短缺等问题,弄得比雪豹在的日子还难过,如同泡在苦水里,这种方法不但没有使红崖羊数量增加,反而更少了。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羊群里几只见多识广的老羊,威逼我释放雪豹。雪豹释放后,红崖羊从数量到生活上,又逐渐恢复正常。
这不能不说是很奇怪,当雪豹被关起来时,红崖羊个个欢天喜地,可一段时间过后,不知为何,红崖羊又苦苦哀求,甚至武力相逼,要求释放雪豹。当我读到或许,在狭窄的那壶河谷里,两只雪豹,六十六只红崖羊,是个最佳平衡点呢的时候,我心里的谜团仿佛突然有了答案。在各种生物之间都有一种微妙的、细微的,但又不能介入、打破的关联,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作用,又彼此制约。就像文中的雪豹和红崖羊之间的生物链一样,雪豹制约着红崖羊,使红崖羊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有了雪豹红崖羊时时保持警惕,稍有风吹草动,便奔跑如飞,既强健了身体,又不会陷入好逸恶劳的泥沼之中。同时,红崖羊也给雪豹提供了食物,这种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不能因为人类的一己之识来破坏,来插足的。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一个经典的故事-----《鹿和狼的故事》,鹿和狼之间也同样有种奇妙的生物链,两者在生物大舞台上缺一不可,人类不能根据自己童话性质的片面认识,来判断谁对谁错,谁益谁害。鹿和狼之间不仅密切相关,而且形成一个整体,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人类过多的庇护了鹿,消灭了狼,以至于鹿的数量疯狂增长,出现了与红崖羊相同的问题,若有了狼群的制约,就可以将深林中鹿的数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深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是病鹿,又有效的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类所要庇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这些惨痛的现实,无疑给人类敲响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警钟。
没错,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生物界既需要凶残的狼,也需要善良的鹿,这样才能保持生态平衡。人们必须维持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否则就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所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平衡,就是尊重人类自己,保护人类自己。
篇二:《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例》违反自然规律的事例
凯巴伯森林的狼和鹿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它们总在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那时森林里大约有四千只鹿,人们要时刻提防狼的暗算。
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千多只。
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
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楼兰古国的消失。
由于当时的楼兰人民砍伐大量树木违背自然规律~
后来这个王国就消失了~
违反自然规律的技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上浮生植物——水浮莲(学名水葫芦)。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水浮莲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至今几乎没有昆虫病毒和其他天敌能控制它的生长,水浮莲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水浮莲覆盖率水面超过三成造成诸多弊端:
1、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
2、限制了水体的流动,水体没有阳光照射,变得发臭,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
3、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
4、破坏饮水资源。由于造成堵塞,水体不能自由流动,各种污染源如重金属元素及其对人体危害的其它微量元素不能有效清除,人直接或间接吸纳到有污染的水源。
5、水浮莲覆盖水面也加大了水的蒸发量,比敞开水面的蒸发量高出8~10倍,造成水源损失。
6、对水源采水点的淡水水质的影响。大量的水浮莲覆盖水面会使水的PH值降低;CO2浓度增高;水的嗅值浓度、色度增高;水中的酸度也增加,使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直至不能饮用。
[2]
人类从地壳中提取元素,通过不同途径,又把这些元素撒回地表。人类每年向天空排放铅200万吨、汞1100吨、砷7800吨、镉5500吨,超过自然背景值20倍到300倍。这些物质都是有毒的。以二氧化硫为例,最终变成硫酸,随雨下落,形成酸雨。从70年代起,酸雨在发达国家泛滥,引起土壤和水体酸化,危害水生生物,腐蚀建筑物,威胁人体健康。欧洲有6500万公顷森林受酸雨污染。我国从1982年起在重庆等地发现酸雨。根据美国分析,美国的大气污染源,运输业占42%,固定地点燃烧占21%,工业生产过程占14%,森林火灾占8%,固体物处理占5%,其它占11%。
有毒物质进入水体后,破坏水质。全世界每年排放污水6000亿吨,每年有500万人死于受污染的饮用水。海洋是元素迁移的主要归宿。每年向海洋倾倒的船舶废物640万吨,石油200万吨,废塑料15万吨。海上油膜杀死大批浮游生物和海鸟。由于塑料污染,每年有100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豹死亡。
环境污染增加肺癌发病率。工业区和大城市污染较重,肺癌发病率较高。上海、北京和天津三市的肺癌发病率比全国平均值高一倍到两倍(表29)。平流层中的臭氧是自然过滤器,能吸收来自太阳的有害辐射。大气中的氟氯烃、四氯化碳和二氯乙烷等气体增加后,臭氧层变薄,导致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加,对人体和生物都有杀伤力,增加皮癌的发病率。
[3]
厦门市建立大堤,把海岛与大陆相联。结果,改变了海水流动方向,海港淤浅,闻名的文昌鱼几乎灭绝。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四号码头本来可停泊2500吨海轮。在下游建县水产公司码头后,阻挡涨潮时水流,四号码头淤浅,水深只剩1米,仅能停泊300吨轮船。
[4]
人类利用机械动力和炸药,可以把大量土壤、覆盖物和基岩,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采矿、筑路、建坝、盖房、开挖运河,是固体物质机械移动的主要动因。美国每年扰动土地的面积在10000平方公里以上。我国每年开采各类矿物52亿吨,等于全国河流输沙量两倍以上。地质学家查得逊估计,全世界河流每年从大陆向海洋输送泥沙90亿吨,其中,有70%是人类活动引起的。世界观察学会估计,全球农田表土的过度侵蚀量是227亿吨,超过新土壤的形成量。
固体物质机械迁移的消极后果是毁灭植物,引起侵蚀和冲刷,造成采石
场、废石堆、土堤等人造小地形,触发陷坑、塌陷、滑坡,改变地下水网络。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江南丘陵和北方土石山区。黄土高原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流失面积34万平方公里,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5000到10000吨,最严重的地区超过25000吨。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径流量占世界径流总量0.14%,输沙量占世界14
%,平均年输沙16亿吨。黄河每年有4亿吨泥沙沉积在河床上,河床每年垫高0.1米,花园口以下河段成为全球瞩目的地上河
篇三:《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故事及典型事例A4打印》退化的鹿群
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于是鹿在那里开始无忧无患“无计划”地生育了,不久鹿增长到10万余头。兴旺的鹿群啃食一切可食的植物,吃光野草,毁坏林木,并使以植物为食的其他动物锐减,为此也使鹿群陷于饥饿和疾病的困境。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中鹿下降到8000头,且病弱者居多,兴旺一时的鹿家族急剧走向衰败。出现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其因是狼被人消灭了。狼一方面捕食掉一些鹿,使鹿总数得到控制,不致于繁殖到使植被退化的程度;另方面,狼捕食的鹿多为老弱病残者,有助于鹿种优胜劣汰,利于鹿群传宗接代;再方面,鹿在狼的追逐下,经常处于逃跑的运动状态,促进了鹿的健壮发育。由于狼消失了,鹿没有天敌,“懒汉”体弱,鹿群退化。
哎!都是人类惹的祸啊!
杀鸡取卵的故事
疯牛病
1986年10月25日,位于英国东南部的一个风光绮丽的小镇——阿福什德镇发现了第一头患疯牛病的牛。这是一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发病之初,它无精打采,然后是站立不稳,步履踉跄。到后期便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经权威兽医确诊后,这头牛患的是疯牛病。同年,英国国家兽医中心第一次进行检测,发现4起疯牛病病例。1987年11月,在英国的80个农场发现95例病例。到1988年,发现2512例病例。1989年共登记有8443例疯牛病。封1990年底,疯牛病泛滥至17323例。1992年达到最高值,为44544例。
英国虽在1988年认定动物饲料的蛋白质是引起疯牛病的最大嫌疑,但直到1996年,才正式全球性禁止这种饲料出售,此时整整延误了八年。为降低眼前经济损失,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致使多达7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可能感染了疯牛病病毒的蛋白质饲料。
牛原本以食草为生,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人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量生产人工饲料,“强迫”牛吃这种人造高蛋白“荤”饲料,就易感染朊病毒而引起疯牛病,疯牛病“是我们人类因违背自然秩序而付出的代价”。
水浮莲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从国外引进了一种繁殖力极强的水上浮生植物——水浮莲(学名水葫芦)。如今这种浮生植物已经泛滥成灾,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由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气侯和环境的影响,水浮莲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至今几乎没有昆虫病毒和其他天敌能控制它的生长,水浮莲的繁殖速度极快,它以每周繁殖一倍的速度滋生。据监测了解,一株水浮莲以每8个月繁殖6万新株的速度泛滥成灾。目前在广东省只要有江河水网尤其是富饶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等宽阔无垠的水域布满水浮莲,在江河纵横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有河难见水,百里水浮莲将大部份河涌所覆盖,造成河道、水库、排灌站等堵塞,饮用水源被污染,影响航道运输等,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和水利排灌。
三门峡水库
在河南修了三门峡水库,想把黄河变清,结果黄河没有变清,由于泥沙淤积,黄河水倒灌渭河,威逼西安,只好把辛辛苦苦修起来的高高的水坝部分利用,蓄水水位远低于设计,即便如此渭河下游也变成了地上悬河,一点小水就让两岸人民苦不堪言。
三峡工程
2011年长江中下游各省出现了严重的旱灾,长江水流量大幅减少、汉江断流,洞庭湖、鄱阳湖等数百个湖泊水面大幅萎缩,给当地农业、渔业、航运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干旱发生在降水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各省这一罕见反常现象,牵动了国人的心,此间人们在奋力抗旱救灾的同时也有迷茫困惑,甚至有人认为是三峡水利工程改变生态环境产生的后果。是天灾、是人祸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不论人们是埋怨大自然还是归咎是人为的后果,国人在面对三峡工程难以改变的这一既定现状面前更应该理性思考的是:中国南方每年近20000多亿立方客水几近连年形成水灾,而长江中下游各省的出现旱情时,自古以来以波涛汹涌著称的长江却陷入了、没有能力浇灌浸润“身边”干旱土地的尴尬境地!显然国人没能留住长江下游巨量水资源、任由年复一年白白流入大海,而只有发生严重旱灾时才有反省惋惜应该认为是“主人”的过失。
例子:在蛾子的王国里,有一种蛾子由于它的硕大和美丽,人们把它叫做“帝王蛾”。帝王蛾的幼虫是在一个洞口极其狭小的茧子中度过的,当它的生命要发生质变时,这天定的狭小通道对它来讲无疑成了鬼门关。那娇嫩的身躯必须拼尽全力才能破茧而出,太多太多的幼虫在过鬼门关时力竭身亡,不幸成了“飞翔”的悲壮祭品。有人怀了恻隐之心,企图将那幼虫的生命通道弄得宽阔一些,便拿来剪刀,把茧子的洞口剪大。于是,茧中的幼虫不用费多大的力气,轻易就从那个牢笼里钻了出来。但是,更为不幸的是,所有得了救助而见到天日的蛾子,都成为“好心人”的牺牲品,它们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只能拖着丧失了飞翔功能的累赘双翅在地上笨拙地爬行!
议论:原来,那“鬼门关”般的狭小茧洞恰是帮助帝王蛾成就双翼的关键所在。幼虫穿越的时刻,通过用力挤压,血液才能送达蛾翼的组织中去,使其两翼充血,帝王蛾的翅膀才能发育成熟。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蛾子的翼翅就失去了充血的机会,这样生出来的帝王蛾,便永远与飞翔绝缘。没有谁能施舍给帝王蛾一双振臂奋飞的翅膀!
老鹰
例子: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对老鹰正在追啄一只幼鹰,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猎人见了,愤怒不已:哪有母亲这样对待子女的?操起猎枪打死了这对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飞翔扑食而活活饿死。
议论:故事里,老鹰追啄幼鹰,表面上看是恶,而实际上为了幼鹰的成长。猎人好心救了幼鹰,却破坏了鹰的自然生态,间接害死了幼鹰。就像《自然之道》一课结尾处说道的:“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当人自作聪明时往往都会适得其反”!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告诫我们:要遵守自然之道,否则会好心办坏事。{尊重自然规律的事迹}.
任意改变自然,最终必会遭受自然的报复。巴西昆虫学家为使当地蜜蜂多产蜂蜜,特意引进一种高产蜜蜂与当地蜜蜂杂交,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培育出来的,竟是一只只毒性极强、凶猛异常的杀人蜂。自1957年起,超过1000人被它叮咬而死,被蜇死的家畜更是不计其数。目前杀人蜂向北进入委内瑞拉,向西进入秘鲁和智利,而人类却无计可施,只能默默承受。
《我要的是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有一天,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尊重自然规律的事迹}.{尊重自然规律的事迹}.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篇四:《关于违反自然规律的技术事例的研究报告2》{尊重自然规律的事迹}.篇五:《高二政治期中试题2015.5.11》普兰店市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60分)1.2014年10月25日罕见的月全食天象亮相浩空,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体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2.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①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它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它深?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③存在即是被感知
④气者,理之依也⑤画饼充饥⑥削足适履⑦理生万物,未有这事,先有这理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⑤⑦⑧C.①②③⑤⑥⑦D.⑤⑧
3、2014年8月,中美科研人员从章鱼和乌贼等头足类海洋动物身上得到灵感,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伪装皮肤,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变化自动改变颜色。这种变色皮肤将来可以应用于军事、商业和工业领域。这表明()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意识能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事物
C.灵感是人们获得认识的重要来源D.意识能变观念的存在为现实的存在
4、“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两个成语的内涵是对立的,在哲学上表现为()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联系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5.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②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统一④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6.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