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话题作文范文
导航

厦门大学排名

2020-12

[17]地区排名:2016福建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厦门大学排名(一)

2016福建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厦大第一

福建省哪所高校的学科实力最强?哪些学科最有实力入选世界一流学科、世界高水平学科和中国一流学科建设队列?哪些学科荣膺2016中国八星级学科和中国七星级学科?哪些学科跻身全国学科排名前5%和全国前5队列?哪些学科跻身2016年ESI全球前1%和全球前1‰?哪些学科是福建省“双一流”战略建设的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

为了满足全国考研考生和来华留学生了解福建省高校学科实力和学科特色的需要,为福建省高校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决策参考,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最新发布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和2016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雄居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前3甲,全国27个学科入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跻身2016中国八星级学科前列。福建省高校无学科全国排名第1,8个学科排名全国前5;8个学科挺进全国前5%,40个学科跻身全国前10%;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分列2016福建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前3名;福建省1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17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高居2016福建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前3强。

福建省1个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队列,6个学科跻身中国六星级学科

报告显示,在最新2016福建省大学一级学科排行榜中,福建省高校无学科荣膺2016中国八星级学科;1个学科荣膺中国七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该学科是福建省高校“双一流”战略冲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的核心力量,是福建省高校学科建设的高峰学科;6个学科荣膺中国六星级学科,跻身世界高水平学科和中国顶尖学科队列;14个学科荣膺中国五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学科和中国一流学科队列,是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后备力量;63个学科荣膺中国四星级学科,跻身中国高水平学科队列,是创建中国一流学科的生力军;173个学科荣膺中国三星级学科,跻身中国知名学科和中国区域一流学科队列。

厦门大学雄居2016福建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榜首,1个学科跻身中国七星级学科

榜单显示,在最新2016中国大学学科排行榜中,厦门大学1个学科荣膺中国七星级学科,跻身世界知名高水平学科队列,是福建省大学中最有希望冲击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科的顶尖学科;6个学科荣膺六星级学科,9个学科荣膺五星级学科;雄居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福建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榜首,是福建省学科实力最强、学科水平最高、最具特色的高校,是福建省“双一流”战略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领头羊。福建农林大学列第2,福建师范大学居第3,福州大学列第4,福建中医药大学居第5,华侨大学列第6,福建医科大学居第7,集美大学列第8,福建警察学院居第9,福建工程学院列第10。

厦门大学9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高居2016福建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榜首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世界大学学科排行榜和社会第三方大学及学科评价中,普遍采用ESI来衡量和评价学术水平和学科实力,特别是在一些省市自治区的“双一流”战略中已明确把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定为发展目标之一,为此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依据2016年9月最新ESI数据发布2016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福建省有3所高校跻身全国100强。其中,福建省共有6所高校的17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1个学科跻身全球前1‰。其中,厦门大学有9个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居2016中国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第20,雄居2016福建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榜首。福州大学3个,列第2;华侨大学2个,居第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各1个,并列第4。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组建于1989年,是目前中国持续开展大学评价研究时间最长的研究团队,至今已有27年历史。1989年发布中国第1个综合大学排行榜,自2003年起已经连续14年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由艾瑞深研究院赵德国、蔡言厚、冯用军、党亚茹和王凌峰等共同执笔编写完成,读者可访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cuaa.)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艾瑞深研究院”了解更多报告内容。

2016福建省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

2016福建省大学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

2016福建省大学一级学科排行榜

2015福建省大学排行榜厦门大学排名(二)

2015福建省大学排行榜揭晓,厦门大学问鼎榜首

日前,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中国各地区最佳大学排行榜,北京大学雄居2015中国最佳大学排行榜榜首,连续八年蝉联冠军,荣膺2015中国最佳大学美誉;清华大学列第2,复旦大学居第3,武汉大学列第4,中国人民大学居第5,国防科技大学跻身全国10强。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详情请参阅艾瑞深大学研究团队编撰、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2015)》。西安外事学院问鼎2015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榜首,文华学院第2,山东英才学院第3。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问鼎2015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榜首,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第2,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第3。值得关注的是,最近5年来,全国有117所高校跻身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高达84所高校连续5年蝉联全国百强;其中,2011-2015年福建省有3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

谁是福建省第一高校?谁是福建省最佳大学?为了满足我国两岸四地高考考生及家长了解福建省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2015福建省最佳大学排行榜、2015福建省最佳民办大学排行榜和2015福建省最佳独立学院排行榜等,旨在为即将参加2015年全国高考及考研考生、外国留学生填报志愿挑选福建省大学提供权威参考指南。其中,在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700强中,福建省有1所高校跻身全国30强,3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厦门大学雄居2015福建省最佳大学排行榜榜首,入选2015中国五星级大学,跻身中国一流大学,堪称2015福建省最佳大学。福州大学名列第二,福州师范大学位列第三。

厦门大学高居2015福建省最佳大学排行榜榜首,3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

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5中国各地区最佳大学排行榜中,厦门大学雄居2015福建省最佳大学排行榜榜首,全国排名第22,是福建省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准最高、福建省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是福建省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2015年全国高考及考研考生、外国留学生报考福建省高校的最佳选择。福州大学名列第二,全国排名第84;福建师范大学位居第三,全国排名第93;福建农林大学名列第四,全国排名第131;华侨大学位居第五,全国排名第160;集美大学名列第六,全国排名第282;福建医科大学位居第七,全国排名第285;福建中医药大学名列第八,全国排名第335;福建工程学院位列第九,全国排名第377;厦门理工学院位居第十,全国排名第412。

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首席学术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指出,值得关注的是,福建省共有3所高校进入2015中国大学排行榜前100强,5所高校进入全国200强,其中,福建农林大学、华侨大学等是未来几年内福建省有实力冲击全国百强的高校。

2015福建省最佳大学排行榜

仰恩大学雄居2015福建省最佳民办大学排行榜冠军

在最新公布的2015福建省最佳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仰恩大学问鼎榜首,全国排名第9,荣膺2015中国五星级民办大学,入选中国一流民办大学,堪称2015福建省最佳民办大学;闽南理工学院位列第二,全国排名58;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名列第三,全国排名第89;泉州信息工程学院位居第四;在2015福建省最佳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位居榜首,全国排名第12,荣膺2015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入选中国一流独立学院,堪称2015福建省最佳独立学院;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名列第二,全国排名第58;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位居第三,全国排名第68;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名列第四,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位居第五。

厦门大学教学学术水平最高、国家级社科奖励最多、国家级科技奖励最多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科技奖励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奖励是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国家级奖励,代表了目前中国高校科研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其中,在2015中国大学国家科技奖励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最多,高居福建省高校首位,全国排名第46;福州大学名列第二。在2015中国大学国家社科奖励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获国家级社科奖励最多,位居福建省高校首位,全国排名

第12;福建师范大学名列第二。在最新2015中国大学国家教学成果奖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教师教学水平最高,位居福建省高校首位,全国排名第16;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警察学院并列第二。在2015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100强中,福州大学名列福建省第一,全国排名第30;厦门大学名列第二。在2015中国大学标准创新贡献奖排行榜100强中,福建省无高校上榜。

厦门大学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国际化水平和学术影响力最高、媒体影响力最大

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在2015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国际化水平最高,雄居福建省高校第一,全国排名第11。能否赢得世界各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青睐与认可,彰显出一所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望,也体现一所大学在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在2015中国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大学排行榜中,厦门大学最受外国政要青睐,居福建省高校第一,全国排名第12。在2015中国大学媒体影响力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媒体影响力最大,雄居福建省高校首位,全国排名第8;福建师范大学和集美大学名列第二第三。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THEs)、英国QS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Ns)是国际公认的、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世界大学排行榜评价机构,在三大权威机构发布的2014年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中,福建省仅有1所高校跻身全球500强,厦门大学世界最高排名为第360。在2015中国大学S论文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发表的NATURE、SCIENCE和CELL论文全国最多,位列福建省第一,全国排名第10;福建工程学院列第二。在2015中国大学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位列福建省第一,全国排名第10;福州大学名列第二,华侨大学位居第三。在2015中国大学最具影响力百篇论文排行榜100强中,厦门大学排名福建省第一,全国排名第35,福州大学和福建医科大学名列第二第三。

福建省高校校友捐赠积极性较高,福州大学获校友捐赠达2.69亿

校友捐赠是欧美世界一流大学的常态,是对一所大学的教书育人水平、立德树人质量特别是创新创业教育、德育教育、办学精神、校园文化、学校管理水平、校友对母校认同度和校友工作成效的重要检验。在2015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100强中,福建省有3所高校跻身全国百强,福州大学获校友捐赠2.69亿,雄居福建省高校首位,全国排名第11;厦门大学2.11亿,名列第二,华侨大学3868万位居第三。

武汉大学pk厦门大学你会报考哪所学校厦门大学排名(三)

武汉大学pk厦门大学你会报考哪所学校2013年高考的步伐越来越近,最新的高校招生章程也已陆续公布。尤其是对于北京、上海这样考前填报志愿的省市来说,家长们已到了"临门一脚"时刻,如何选择院校和专业,成了家长和考生关注的头等大事。前几日,我撰写了清华PK北大的文章,引起了众多考生和家长关注。大家也鼓励我继续PK下去。那好,这次我想从两所都拥有美丽校园,都实力非凡,也常被拿来比较的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来PK。给关注于这两所高校的考生和家长作为参考。毫无疑问,这两所高校都无愧于中国最美丽的大学称号。武大的美在于它典雅沉韵的气息,人文建筑和珞珈山东湖浑然一体,林木丰美,樱花如云。厦大的美在于它开放和明媚的气息。背靠五老峰面朝大海,两旁的南普陀寺和万石植物园互为映衬,厦大因为有了海而显得胸怀广博。亭台楼阁给武大加分,阳光沙滩海水为厦大增色。

事实上,二者的美是全然不同的风格:一个抱山,一个滨海;一个古典优雅,一个充满南洋风情;一个从容内敛,一个浪漫奔放。该如何选择呢?不妨从以下8个方面来PK。

1、办学历史

武大和厦大同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同为"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不过,武大的办学历史要早于厦大。

武大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武大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风格奇特,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26栋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00年8月2日,武大与其周边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实力更加强大。

而厦大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大也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厦大也是中国唯一的从未改名的百年名校。厦大从创建起就卓尔不凡,站在一个极高的起点上,具有强烈的时代和民族使命感。1919年7月,在筹办厦大的演讲中,陈嘉庚慷慨陈词:"救亡图存,匹夫有责",正因为有这种使命感和几代"厦大人"的不懈努力,使得厦大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影响力而成为当时中国少数名牌大学之一。

2、校园环境

武大和厦大同被誉为"中国十大最美丽大学校园",虽说两校的美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两校都有山,武大的珞珈山更加挺拔和繁盛,而厦大的五老峰则由于福建地质原因,土壤不够肥厚,树木比较矮小,在山的比较是厦大略逊。不过,五老峰视野开阔,海天一色的景观,也别有韵味。两校都有水,武大的东湖与厦大的芙蓉湖都极为秀美,湖畔风光旖旎。不过武大的东湖更大些,气势上要压过厦大芙蓉湖,厦大芙蓉花倒是小而精致,不乏佳处。如果说厦大芙蓉湖显小,那厦大"面朝大海",是武大望尘莫及的。厦大的海以前在校内,巨大的白城沙滩为厦大人独享,后来修环岛路,被迫分离,但也只是一路之隔,厦大内仍可览海色。

说来也巧,中国最美丽的两所大学最出名的植物,都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植物,武大樱

花路人皆知,每年樱花盛开时节,武大校园更是人满为患。尽管樱花原产中国,但武大的樱花却来自日本。而厦大的凤凰树则是来自马来西亚,枝叶生长若凤凰展翅,花色似火,亦称火树,如今也是厦门市市树。武大的树木多温带阔叶植物,也多松柏,夏天林木繁盛,珞珈山遮天蔽日的荫蔽。厦大的树木除了凤凰树外,多是热带植物,棕榈、凤凰树、桉树等,树荫不茂盛,但是疏落有致,也极具美感。

武大的本部规模要比厦大本部大,而且武大的行政机构散落在校园各个位置,厦大的行政机构则集中于一幢二十多层的高楼里。厦大可供自习的教室非常多,设施也齐全,相对集中,不用翻山越岭到处找。而武大,如果学生要去上自习,通常要绝望的背着书包翻山越岭,气喘吁吁,倒是锻炼了身体,也不是一大好处,谈恋爱也更多压马路的地方了。

3、地理位置

武大处于华中,厦大处于华南,属于沿海经济特区。两者在地理位置上也大有不同。有人说,厦门和厦大浑然一体,而武大山内山外两重天。武汉的粗犷和武大的美丽格格不入,而厦门的温馨美丽少不了厦大的一份功劳。所以,大家习惯把武汉和武大分开来看,而把厦门和厦大看作一个整体。

武汉是老工业基地,商贸发达,制造业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发展平台。武钢、武船、武锅、南车、中船重工、华中数控,这一大串耳熟能详的名称,曾经占据了我国重工业的半壁江山,曾是我国工业战线的旗帜和骄傲,也曾寄托了一代华中人的追求与梦想。如今,人力智力、能源区位优势为武汉城市圈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土壤,形成了以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现代制造业蓬勃兴起。对于学习工科的学子,在武汉有着更为广阔的实习乃至职业发展。

而厦门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城在海上,海在城上"让厦门拥有"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等美誉。厦门的鼓浪屿更是素有"海上花园"美称,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日光岩、菽庄花园、海滨浴场、郑成功纪念馆等景点,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人来此观光游览。相比较,对于学习经济、新闻传播、文化旅游等学子,在厦门更具有得天独厚条件。

4、气候条件

武汉地理位置属于南方,夏天比较炎热,而到了冬日,由于没有暖气,室内又较寒冷,对于北方的同学来说,或许有些不适应。不过,武汉属于南方气候,还是易于养人,对于女孩子保持好皮肤、好身材,不为是一个诱人之处。

而厦大的学生就要幸福了。厦门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厦门只有春夏两季,四月到十一月是夏季,其他的时候都是春季。武大寒风萧萧大雪飘飘的时候厦大人穿着单衣骑着单车去打网球,武大人在宿舍汗如雨下的时候厦大人在海里游泳呢,不过武大从2010年起陆续在2470间宿舍安装了空调。

气候对于植被也是有影响的,厦大常年葱郁,冬天也是生机盎然;武大冬天则会显得萧条一些,虽然有梅花松柏在,不会变得光秃秃的,但总没厦大的安适。当然,厦大在享受温暖的气候同时,也就失去了雪景的圣洁,所以有得必有失。

5、优势学科

由于历史原因,在整个南方,能和厦大抗衡的学校稀少,厦大学生普遍有种优越感,客

观上导致不少学生入学后放松了学习。而武大,单就高校林立的武汉,就有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实力强劲的高校,竞争环境好处显而易见。武大学生少了份自大,多了份务实。

厦大和武大各有擅长之处,厦大在经济、管理、法学、新闻、教育学、人类学、艺术、历史、化学、海洋、数学等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而武大的优势学科则在哲学、政治学、法学、化学、生物、物理、数学、水利、测绘、图书馆档案、公共管理、农学等方面。厦大在经管学界要强于武大,而武大在哲学、法学、工学学界贡献要比厦大大得多。

例如,厦大的经济学院在国内经济学学科排名一直名列前茅,其下属财政学、统计学、金融学、政治经济学4个学科在国内有重大影响。学院名师汇聚,教学科研条件优厚,还成立了第一家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网络经济本科专业,并拥有硕士和博士点,而且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就业率。管理学院是厦大实力非常强的学院,会计专业在全国高校中一直排名前三。厦大的会计发展研究中心,是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本科生的就业率是整个厦大最高的。武大历史学科作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历史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是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专业门类最全、整体实力最强的院系之一,具备雄厚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哲学学院有一流的学科体系和社会声誉,哲学学科整体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

(上图信息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厦门大学)

(上图信息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大学)

6、学术氛围

此前在大陆名校圈,流传一句话:"民主北大,自由武大",有人说,在武大读过书的人,不可能不沾染一点武大的精神气质,那就是自由。自由作为大学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始终贯穿在武大的百年发展之中。学术自由,保证了大学的创新之源。

武大的文科类和理科类都在1区,也就是校本部,是校园文化最原汁原味的武大,工科在2区,也就是并校前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测绘在3区,即并校前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医学在4区,离其他三区比较远,是以前的湖北医科大学。4个校区校园文化不尽相同,但是武大的精神是一样的。

同样,厦大也有着自由的学术氛围。由于厦大是中国距海最近的大学之一,宽阔与包容,是海洋精神为它打上了最深的烙印。而且,厦大也勇于独立与创新精神。厦大"校主"陈嘉庚"卖大厦建厦大"的血性与担当更是内化为了每一个厦大人敢与天地独往来,做时代"弄潮儿"的精神个性。我国海洋学科正是发源于此,全国第一个广告专业也由其创立。厦大的地缘优势,也使其成为与台湾交流最密切的大学。

7、师资力量

武大和厦大不仅有着优美的环境,更有着名师大家。在厦大的发展历程中,众多教育大家和学术名流,如林语堂、顾颉刚、鲁迅、陈景润、余光中等都和该校具有渊源。截至2012年3月,厦大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本科生、大专生、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厦大还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校友捐资助学,这是从陈嘉庚先生那时就形成的,一些事业有成的校友给母校捐款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小规模的捐款更是数不

胜数。

而武大现有专任教师36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400余人,有7位中国科学院院士、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含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4位"863项目"计划领域专家、4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37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截至2012年12月,武大共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

有趣的是,近些年被大众所熟知的文化名人易中天与两校都有着紧密联系。1978年,易中天以同等学力考取了武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由于异常优秀,毕业时破格留校任教,为此教育部还专门下文,直到1992年赴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后来因《百家讲坛》名声大震。

8、招生计划

武大自并校之后,规模迅速扩大,每年本科招生数都在8000人左右,综合实力也大力提升,农学、水利等方面有所补充,如今已不再是纯文理类的大学,跻身全国前十;而厦大由于无校可并,持续偏科,自建工科和医科,投入巨大但尚未见成效,遗憾止步于十强之外。厦门大学排名

(上图信息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武大和厦大两校2013年在京招生计划都有所减少。厦大2013年在京文科计划由去年的

经济类大学排名厦门大学排名(四)

仅供参考

一、国民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校名1中国人民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央财经大学

4浙江大学

5上海财经大学

6厦门大学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辽宁大学

9复旦大学

10南开大学

11东北财经大学

12暨南大学

13山东大学

14西北大学

15西南财经大学

二、区域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南开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兰州大学

4上海财经大学

5东北师范大学

6厦门大学

7北京大学

8复旦大学厦门大学排名

9暨南大学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1吉林大学

12东北财经大学

13河南大学

14中央财经大学

15西南财经大学

三、财政学专业排名排名1厦门大学

2上海财经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东北财经大学

6中央财经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

8武汉大学

9北京大学

10复旦大学

11南开大学

四、统计学专业排名排名1厦门大学

2中国人民大学

3上海财经大学

4浙江工商大学

5天津财经大学

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北京大学

8复旦大学

9南开大学

10东北财经大学

五、金融学专业排名排名1复旦大学

2北京大学

3南开大学

4中国人民大学

5厦门大学

6上海财经大学

7西南财经大学

8武汉大学

9苏州大学厦门大学排名

10暨南大学

11东北财经大学

12中央财经大学

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南京大学

六、产业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复旦大学

2山东大学

3中国人民大学

4上海财经大学

5北京交通大学

6江西财经大学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西南财经大学

9暨南大学

10东北财经大学

11厦门大学

12北京大学

13南开大学

1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5武汉理工大学

16中央财经大学

七、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排名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浙江大学

3湖南大学

4上海财经大学

5南开大学

6中国人民大学

7东北财经大学

8武汉大学

9厦门大学

10北京大学

11复旦大学

12暨南大学

1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4西南财经大学

15中央财经大学

八、劳动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中国人民大学

2浙江大学

3上海财经大学

4厦门大学

5北京大学

6复旦大学

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南开大学

9暨南大学

1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东北财经大学

12中央财经大学

13西南财经大学

九、数量经济学专业排名排名1清华大学

2吉林大学

3华中科技大学

4中国人民大学

5华侨大学

6东北财经大学

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

9厦门大学

10北京大学

11复旦大学

12南开大学

13暨南大学

1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5中央财经大学16西南财经大学

临床医学专业的高校排名厦门大学排名(五)

1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

3复旦大学医学院

4上海交通大学

5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原中山医科大学)

6华中科技大学

7中南大学

8四川大学

9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0浙江大学

11首都医科大学

12吉林大学

13中国医科大学

14山东大学

15哈尔滨医科大学

16武汉大学

17河北医科大学

18重庆医科大学

19天津医科大学

20南京医科大学

21苏州大学

22暨南大学

23西安交通大学

24郑州大学厦门大学排名

25南京大学

26北京中医药大学

27广西医科大学

28山西医科大学

29福建医科大学

30中国药科大学

31青岛大学

32安徽医科大学

33东南大学

32汕头大学

34新疆医科大学

35广东医学院

36广州医学院

37南京中医药大学

38广州中医药大学

39大连医科大学

40东南大学

41上海中医药大学

42沈阳药科大学43南昌大学

44成都中医药大学45遵义医学院46温州医学院47南通大学

48山东中医药大学4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50内蒙古医学院51徐州医学院52贵阳医学院53潍坊医学院54天津中医学院55同济大学

56湖南中医药大学57南华大学

58湖北中医药大学59滨州医学院60浙江中医学院61辽宁中医学院62泰山医学院63兰州医学院64新乡医学院65河南中医学院66江西中医学院67宁夏医学院68蚌埠医学院69川北医学院70江苏大学

71皖南医学院72锦州医学院73佳木斯大学74延边大学

75泸州医学院76厦门大学

77湖南师范大学78沈阳医学院79长春中医学院80广东药学院81福建中医学院82陕西中医学院83石河子大学

84济宁医学院

85华北煤炭医学院86广西中医学院87桂林医学院88南开大学89大理学院90扬州大学91天津大学92桂林医学院93河南大学

94青岛海洋大学95海南医学院96长沙医学院97成都体育学院98吉林农业大学99华东理工大学100昆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