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鲎字的意思
鲎
拼音hòu 注音ㄏㄡˋ 繁体鱟
简体部首鱼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3画
五笔IPQG 仓颉FBNWM 郑码VDWR 四角90106 结构上中下 电码7670 区位8655 统一码9C8E 笔顺丶丶ノ丶フ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简体部首鱼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3画
五笔IPQG 仓颉FBNWM 郑码VDWR 四角90106 结构上中下 电码7670 区位8655 统一码9C8E 笔顺丶丶ノ丶フノフ丨フ一丨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鲎(鱟)
⒈ 节肢动物,甲壳类,生活在海中,尾坚硬,形状像宝剑。肉可食:鲎帆(鲎腹部甲壳可以上下翘动,上举时,称“鲎帆”)。
⒉ 〔鲎虫〕节肢动物。俗称“水鳖子”、“王八鱼”。
⒊ 方言,虹。
统一码
鲎字UNICODE编码U+9C8E,10进制: 40078,UTF-32: 00009C8E,UTF-8: E9 B2 8E。
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鲎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orsefoot、horseshoe crab、limuloid、limulus
English
king crab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鱟【亥集中】【魚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音
。魚名。似蟹,有子可爲醬。《山海經註》鱟魚形如惠文冠,靑黑色,十二足,長五六尺,似蟹,雌常負雄,漁子取之,必得其雙。子如麻子,南人爲醬。《嶺表異錄》雄小雌大,水中雄者浮雌者沉。《左思·吳都賦》乗鱟黿鼉。
又號鱟媚。《郭璞·江賦》蜦䗚鱟媚。
又《廣韻》《集韻》烏酷切,音沃。
又《集韻》《正韻》許
切,音詬。
又《集韻》乙角切,音渥。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