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字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问(問)
⒈ 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问题。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⒉ 为表关切而询问:慰问。问候。问长问短。
⒊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⒋ 管,干预:概不过问。
⒌ 向某人或某方面要东西:我问他借几本书。
⒍ 姓。
统一码
问字UNICODE编码U+95EE,10进制: 38382,UTF-32: 000095EE,UTF-8: E9 97 AE。
问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sk、asking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口、门声
English
ask about, inquire af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问
問
〈名〉
(1) 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相互访问的礼节 [visit]
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周礼》
(2) 指书信 [letter]
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
(3) 又如:久无家问
(4) 权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级向下级发布 [order]
公问不至。——《左传》
(5) 通“闻”。声誉 [repute]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诗·大雅·緜》
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墨子·非命下》
因失吾问。——《庄子·庚桑楚》
问丧于夫子乎?——《礼记·檀弓上》
淑问扬乎疆外。——《汉书·匡衡传》。颜师古云:问,名也。
◎ 问
問
〈介〉
表示方向、对象,相当于“向” [to]。如:问你买酒
常用词组
问安、问案、问卜、问长问短、问答、问道于盲、问鼎、问寒问暖、问好、问号、问候、问话、问津、问柳寻花、问名、问难、问世、问事、问题、问心、问心无愧、问询、问讯、问斩、问字、问罪
康熙字典

問【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
聞去聲。《說文》訊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詩·邶風》問我諸姑,遂及伯姊。
又《爾雅·釋言》聘問也。《儀禮·聘禮》小聘曰問。《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聘曰問。
又《秋官·大行人》閒問以諭諸侯之志。《又》凡諸侯之邦交,歲相問也。
又《正字通》古謂遺曰問。《詩·鄭風》雜佩以問之。《傳》問,遺也。《禮·曲禮》凡以苞苴簞笥問人者。《左傳·哀二十六年》衛侯使以弓問子貢。
又訊罪曰問。《詩·魯頌》淑問如臯陶。《註》淑,善。問,訊囚也。
又命也。《左傳·莊八年》期戍,公問不至。《註》問,命也。
又姓。《廣韻》今襄州有之。《正字通》明問智,成化貢士。
又《正韻》與聞同,聲問也。《詩·大雅》宣昭義問。《又》亦不隕厥問。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問【卷二】【口部】
訊也。从口門聲。亡運切
说文解字注
(問)訊也。言部曰。訊、問也。引伸爲禮之聘問。从口。門聲。亾運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