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迪字的意思
迪
拼音dí 注音ㄉ一ˊ 简体部首辶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辵部
五笔MPD 仓颉YLW 郑码KIAW 四角35306 结构左下包围 电码6611 区位2147 统一码8FEA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フ丶
繁体部首辵部
五笔MPD 仓颉YLW 郑码KIAW 四角35306 结构左下包围 电码6611 区位2147 统一码8FEA 笔顺丨フ一丨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迪
⒈ 开导:启迪。
⒉ 进:弗求弗迪。
⒊ 继承:汉迪于秦,有因有革。
统一码
迪字UNICODE编码U+8FEA,10进制: 36842,UTF-32: 00008FEA,UTF-8: E8 BF AA。
迪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外形内声
English
enlighten, advance; progres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迪
〈名〉
(形声。从辵,由声。本义:道;道理) 同本义 [road;reason]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楚辞》
常用词组
迪斯科、迪斯尼乐园
康熙字典

迪【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徒歷切《集韻》《韻會》亭歷切《正韻》杜歷切,音狄。《廣韻》進也,蹈也。《書·臯陶謨》允迪厥德。《註》言信蹈其德也。
又《說文》道也。《書·大禹謨》惠迪吉。《註》言順道則吉也。
又《增韻》啓迪,開導也。《書·太甲》啓迪後人。《註》謂開導子孫也。
又《康誥》矧今民罔迪不適。《註》謂民無導之而不從者。
又至也。《前漢·班固敘傳》漢迪于秦,有革有因。
又由迪,相正也。《揚子·方言》東齊靑、徐閒,相正謂之由迪。
又叶徒沃切,音獨。《詩·大雅》維此良人,弗求弗迪。叶下復毒。《陸雲·餞王太尉詩》惟帝思庸,大典光迪。思媚三靈,誕降天篤。
又叶毒藥切,音鐸。《陸禨·贈馮文羆詩》奕奕馮生,哲問允迪。天保定爾,靡德不鑠。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迪【卷二】【辵部】
道也。从辵由聲。徒歴切
说文解字注
(迪)道也。見釋詁。按道兼道路、引導二訓。方言。由迪正也。迪道曡韵。从辵。由聲。徒歷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