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字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轶(軼)
⒈ 超过:轶伦(超过同辈)。轶才(出众的才能)。轶材(不平凡的人才)。
⒉ 散失:轶事。轶闻。
⒊ 古同“溢”,充满而流出。
统一码
轶字UNICODE编码U+8F76,10进制: 36726,UTF-32: 00008F76,UTF-8: E8 BD B6。
轶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轶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车、失声
English
rush forth; surpass, exce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轶
軼
〈形〉
(1) 超绝 [unique;superb;extraordinary]。如:轶尘(超尘出俗);轶群(超群);轶俗(超脱习俗);轶致(超脱的情致)
(2) 通“逸”。安闲逸乐 [leisurely;peaceful and carefree]。如:轶士(隐士);轶民(避世之人);轶态(飘逸的情态)
◎ 轶
軼
〈名〉
车轮辗地的痕迹;车辙 [rut]
伏式结轶。——《史记》
结轶于道。——《史记·孝文本纪》
主者循轶之途也。——《战国策·齐策》
常用词组
轶事
康熙字典

軼【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夷質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切,音佚。《說文》車相出也。《楚辭·遠遊》軼迅風于淸源。《註》從後出前也。
又《廣韻》過也,突也。《後漢·馮衍傳》軼范蠡之絕迹。
又《集韻》侵軼也。《左傳·隱九年》懼其侵軼我也。
又屈軼,草名。《博物志》堯時有草生於庭,佞人至則屈而指之。
又與逸通。《史記·伯夷傳》睹軼詩,可異焉。
又散軼也。《史記·五帝紀》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
又與溢通。《前漢·地理志》軼爲滎。《禹貢》作溢。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結切《正韻》杜結切,音絰。義同。
又與迭通。《史記·封禪書》軼興軼廢。
又《集韻》《正韻》直列切,音徹。與轍通。詳後轍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軼【卷十四】【車部】
車相出也。从車失聲。夷質切
说文解字注
(軼)車相出也。車之後者、突出於前也。楚辭。軼迅風於清源。禹貢。沇水入于河。泆爲熒。漢志作軼。鄭注司㓝曰。過失若舉刃欲斫伐而軼中人者。皆本義之引申叚借也。从車。失聲。形聲中有會意。夷質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