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跔字的意思

跔
拼音 注音ㄐㄨ 简体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2画
五笔KHQK 仓颉RMPR 郑码JIRJ 四角67120 结构左右 统一码8DD4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ū(ㄐㄨ)

⒈  (腿脚)抽筋:“天寒足跔。”

统一码

跔字UNICODE编码U+8DD4,10进制: 36308,UTF-32: 00008DD4,UTF-8: E8 B7 94。

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English

numb feet; to lim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跔

跔【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𠀤音拘。《說文》天寒足跔也。《玉篇》寒凍手足跔不伸也。

《戰國策》跿跔科頭。《史記·張儀傳註》跳躍也。

偏舉一足曰跿跔。

《集韻》權俱切,音劬。義同。或作跼。

《集韻》顆羽切,音踽。與䞤同。《類篇》行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跔【卷二】【足部】

天寒足跔也。从足句聲。其俱切

说文解字注

(跔)天寒足跔也。周書大子晉解。師曠東。躅其足。曰善哉善哉。大子曰。大師何舉足驟。師曠曰。天寒足跔。是以數也。此許所本。莊子音義亦引周書天寒足跔。今本周書作足躅。誤也。跔者、句曲不伸之意。从足。句聲。其俱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