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跄字的意思

跄
拼音qiāng qiàng 注音ㄑ一ㄤ ㄑ一ㄤˋ 繁体
简体部首足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11画
五笔KHWB 仓颉RMOSU 郑码JIOY 四角68112 结构左右 电码6461 区位8536 统一码8DC4 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ノ丶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跄(蹌)qiāng(ㄑ一ㄤ)

⒈  〔跄跄〕形容行走合乎礼节。

⒉  (蹌)

统一码

跄字UNICODE编码U+8DC4,10进制: 36292,UTF-32: 00008DC4,UTF-8: E8 B7 84。

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跄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足、仓声

English

walk rapidl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跄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跄

蹌【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𠀤音鏘。《說文》動也。《爾雅·釋訓》蹌蹌,動也。《註》恐動趨步。《詩·齊風》巧趨蹌兮。《傳》蹌,巧趨貌。

《大雅》蹌蹌濟濟。《箋》士大夫之威儀也。《禮·曲禮》士蹌蹌。《釋文》蹌,本又作鶬,或作鏘。

《書·益稷》鳥獸蹌蹌。《釋文》舞貌。

《集韻》七亮切。與蹡同。走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蹌【卷二】【足部】

動也。从足倉聲。七羊切

说文解字注

(蹌)動也。从足。倉聲。七羊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