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趋字的意思

趋
拼音qū cù 注音ㄑㄨ ㄘㄨˋ 繁体
简体部首走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12画
五笔FHQV 仓颉GONSM 郑码BORX 四角47807 结构左下包围 电码6395 区位3987 统一码8D8B 笔顺一丨一丨一ノ丶ノフ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趋(趨)qū(ㄑㄨ)

⒈  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⒉  归向,情势向着某方面发展:趋向。趋势。大势所趋。

⒊  鹅或蛇伸头咬人。

⒋  追求,追逐:趋时(追求时髦)。趋利。趋光性。

统一码

趋字UNICODE编码U+8D8B,10进制: 36235,UTF-32: 00008D8B,UTF-8: E8 B6 8B。

趋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趋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异体字

汉英互译

hasten、hurry、tend to become、tend towards

造字法

形声:从走、刍声

English

hasten, hurry; be attracted to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名〉

(1) 志趣 [inclination]

言眇而趋深。——《论衡·定贤》

(2) 又如:趋尚(情趣;好尚)

(3) 节奏 [rhythm]

足蹀《阳阿》之舞,而手会《绿水》之趋。——《淮南子》。高诱注:“趋,投节也。”

常用词组

趋避、趋奉、趋附、趋光性、趋近、趋势、趋向、趋向、趋炎附势、趋之若鹜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趋

趨【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𠀤取平聲。《說文》走也。《博雅》行也。《釋名》疾行曰趨。趨,赴也,赴所至也。《詩·齊風》巧趨蹌兮。《疏》趨,今之捷步。《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註》行而張足曰趨。《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趨,步也。

樹名。《齊民要術》自餘雜木,䑕耳,䖟趨各其時。

《集韻》趨玉切。同促。《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

《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註》師古曰:趨,讀曰促。促,速也。

與趣同。《禮·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斂。《釋文》趣,本又作趨,音促。

《史記·天官書》其趨舍而前曰嬴。《註》索隱曰:趨音聚,謂促也。

《集韻》逡遇切,音覻。行之速也。

此苟切,音㔌。趣馬,或作趨馬。

《集韻》《類篇》𠀤千句切,音娶。行也,速也。《詩·齊風》巧趨蹌兮。《釋文》又七遇反。

《韻補》叶雌由切。《易林》車馳人趨,卷甲相仇。《五經文字》趨从芻,作多者訛。《廣韻》俗作趍。趍本音池。《集韻》或作𨃘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趨【卷二】【走部】

走也。从走芻聲。七逾切

说文解字注

(趨)走也。曲禮注曰。行而張足曰趨。按張足過於布武。大雅。左右趣之。毛曰。趣、趨也。此謂假借趣爲趨也。从走。芻聲。七逾切。古音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