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谴字的意思

谴
拼音qiǎn 注音ㄑ一ㄢˇ 繁体
简体部首讠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5画
五笔YKHP 仓颉IVYLR 郑码SJYW 四角35737 结构左右 电码6232 区位3920 统一码8C34 笔顺丶フ丨フ一丨一丨フ一フ一丶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谴(譴)qiǎn(ㄑ一ㄢˇ)

⒈  责备:谴让(斥责)。谴责。

⒉  贬谪:谴谪。

统一码

谴字UNICODE编码U+8C34,10进制: 35892,UTF-32: 00008C34,UTF-8: E8 B0 B4。

谴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谴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讠、遣声

English

reprimand, scold, abu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qiǎn

〈名〉

罪过 [fault]

臣有大谴。——《北史·李彪传》

欲以改正思谴,除凶致吉。——《后汉书·蔡邕传》

常用词组

谴责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谴

譴【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去戰切《集韻》《韻會》《正韻》詰戰切,𠀤音繾。《說文》謫問也。《廣雅》責也。《廣韻》怒也,讓也。《正韻》誚也。《詩·小雅》畏此譴怒。《傳》罪責也。《戰國策》太卜譴之曰:周之祭地爲祟。《註》謫問也。

《揚子·方言》譴,喘轉也。《註》猶宛轉也。

《集韻》姓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譴【卷三】【言部】

謫問也。从言遣聲。去戰切

说文解字注

(譴)謫問也。从言。遣聲。去戰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