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讨字的意思

讨
拼音tǎo 注音ㄊㄠˇ 繁体
简体部首讠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5画
五笔YFY 仓颉IVDI 郑码SDS 四角34700 结构左右 电码6062 区位4454 统一码8BA8 笔顺丶フ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讨(討)tǎo(ㄊㄠˇ)

⒈  查究,处治:检讨。

⒉  征伐,发动攻击:讨伐。声讨(宣布罪行而加以抨击)。

⒊  研究,推求:研讨。探讨。

⒋  索取:讨还(huán)。

⒌  求,请求:讨教(jiào )。讨饶。

⒍  惹:讨厌。讨人喜欢。

⒎  娶:讨老婆。

统一码

讨字UNICODE编码U+8BA8,10进制: 35752,UTF-32: 00008BA8,UTF-8: E8 AE A8。

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讨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异体字

汉英互译

mooch

造字法

会意:从讠、从寸

English

to discuss; ask for, beg; demand; dun; mar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讨保、讨吃、讨底,讨底儿、讨伐、讨饭、讨好、讨还、讨价还价、讨教、讨论、讨米、讨便宜、讨平、讨乞、讨巧、讨俏、讨饶、讨扰、讨人嫌、讨生活、讨嫌、讨厌、讨厌鬼、讨债、讨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讨

討【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他皓切《集韻》《韻會》《正韻》土皓切,𠀤叨上聲。《說文》治也。从言从寸。《徐曰》寸,法也。奉辭伐罪,故从言。會意。《書·臯陶謨》天討有罪。《疏》討治有罪,使之絕惡。《左傳·宣十二年》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註》討,治也。

《廣韻》誅也。《類篇》殺也。《正韻》訶也。

除也。《公羊傳·隱四年》其稱人何,討賊之辭也。《註》討者,除也。

《玉篇》去也。《禮·禮器》君子之于禮也,有順而討也。《疏》順序而稍去之也。

《類篇》求也。《𡑭韻》探也。《正韻》尋也。《論語》世叔討論之。《註》討,尋究也。《後漢·王充傳》討摘物情。《三國志·袁紹與公孫瓚書》尋討禍源。

雜也。《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討,雜也。畫雜羽之文于伐。

官名。《舊唐書·職官志》貞元末,置招討使。《金史·百官志》招討司使招懷降附,征討攜離。

叶他口切,偸上聲。《焦氏·易林》三絲綰弩,無益于輔。城弱不守,郭君受討。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討【卷三】【言部】

治也。从言从寸。他皓切

说文解字注

(討)治也。發其紛糾而治之曰討。秦風傳曰。蒙討羽也。箋云。蒙尨也。討、襍也。畫襍羽之文於伐。故曰尨伐據鄭所言。則討者、亂也。治討曰討。猶治亂曰亂也。論語。世叔討論之。馬曰。討、治也。學記。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醜或作討。凡言討論、探討。皆謂理其不齊者而齊之也。从言寸。寸、法也。或曰。從肘省聲。他晧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