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裹字的意思

裹
拼音guǒ 注音ㄍㄨㄛˇ 简体部首衣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4画
五笔YJSE 仓颉YWDV 郑码SKFR 四角00732 结构上中下 电码5955 区位2592 统一码88F9 笔顺丶一丨フ一一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guǒ(ㄍㄨㄛˇ)

⒈  包;缠绕: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

⒉  夹带;夹杂: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

⒊  方言,吸(奶):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奶头被这孩子裹得生疼。

统一码

裹字UNICODE编码U+88F9,10进制: 35065,UTF-32: 000088F9,UTF-8: E8 A3 B9。

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裹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swathe、wrap

造字法

形声:从衣、果声

English

wrap, bind; encircle, confi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裹脚、裹乱、裹腿、裹胁、裹挟、裹足、裹足不前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裹

裹【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韻會》𠀤古火切,音果。《玉篇》包也。《詩·大雅》乃裹糇糧。《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註》裹,猶房也。

《郭璞·江賦》濯穎散裹。《註》裹,謂草實也。

《說文》纏也。

《集韻》古臥切,音過。義同。

《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裹【卷八】【衣部】

纏也。从衣果聲。古火切

说文解字注

(裹)纏也。纏者、繞也。从衣。果聲。古火切。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