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裸字的意思
裸
拼音luǒ 注音ㄌㄨㄛˇ 简体部首衤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3画
繁体部首衣部
五笔PUJS 仓颉LWD 郑码WTKF 四角36294 结构左右 电码5953 区位3467 统一码88F8 笔顺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繁体部首衣部
五笔PUJS 仓颉LWD 郑码WTKF 四角36294 结构左右 电码5953 区位3467 统一码88F8 笔顺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裸
⒈ 露出,没有遮盖:裸露。裸体。裸裎(脱衣露体)。赤裸裸。裸子植物。
统一码
裸字UNICODE编码U+88F8,10进制: 35064,UTF-32: 000088F8,UTF-8: E8 A3 B8。
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akedness
造字法
形声:从衤、果声
English
bare, nude; undress, stri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裸
〈名〉
露出的身体 [naked body]
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 裸
〈形〉
(1) 动植物外面没有毛、羽、鳞、甲或其它东西包裹的[bare]
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木毛羽裸鳞未尝息也。——《吕氏春秋·观表》
(2) 又如:裸芽(植物学名词。无鳞叶保护的芽称为裸芽);裸虫(指没有羽、毛、鳞、甲的动物。包括有人类、蚯蚓等)
(3) 兽类短毛的 [short-hair]。如:裸物(短毛的动物);裸见(没有遮蔽;显露于外)
常用词组
裸露、裸体、裸线、裸袖揎衣、裸子植物
康熙字典

裸【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郞果切《集韻》魯果切,
音卵。赤體。《說文》袒也。《孟子》雖袒裼裸裎於我側。《左傳·僖二十三年》曹共公聞其騈脅,欲觀其裸。《魏志·裴松之註》襧衡爲漁陽摻撾,不易衣,吏呵之,衡乃脫衣裸身爲之。
又人曰裸蟲。《晉書·五行志》裸蟲,人類,而人爲之王。
又川名。《述異記》桂林東南邊海有裸川。《桓譚·新論》呈衣冠于裸川。
又海上有裸人鄕。
又館名。《拾遺記》靈帝初起裸遊館千閒。《韻會》作,別作倮臝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