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蜀字的意思
蜀
拼音shǔ 注音ㄕㄨˇ 简体部首虫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3画
五笔LQJU 仓颉WLPLI 郑码LKRI 四角60127 结构上下 电码5771 区位4281 统一码8700 笔顺丨フ丨丨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丶
五笔LQJU 仓颉WLPLI 郑码LKRI 四角60127 结构上下 电码5771 区位4281 统一码8700 笔顺丨フ丨丨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蜀
⒈ 中国四川省的别称:蜀本(宋代在四川刻印的书籍)。蜀客(旅游蜀地的人)。蜀椒。蜀绣(四川出产的刺绣)。蜀锦。得陇望蜀。
⒉ 中国朝代名:蜀汉。
⒊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一带。
统一码
蜀字UNICODE编码U+8700,10进制: 34560,UTF-32: 00008700,UTF-8: E8 9C 80。
蜀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name of an ancient st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蜀汉、蜀锦、蜀葵、蜀犬吠日、蜀绣
康熙字典

蜀【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市玉切《集韻》殊玉切,音屬。《說文》葵中蠶也。《淮南子·說林訓》蠶與蜀狀相
,而愛憎異也。《詩·豳風》蜎蜎者蠋。本作蜀。詳蠋字註。
又獸名。《山海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其文如虎,名曰鹿蜀。佩其皮尾,宜子孫。
又《韻會》雞大者謂之蜀雞。
又巴蜀,地名。秦置蜀郡,卽益州地。
又《爾雅·釋山》獨者,蜀。《疏》山之孤獨者名蜀。
又《字彙補》祠器也。《管子·形勢篇》抱蜀不言而廟堂旣脩。
又同睽,見《歸藏易》。《楊愼曰》蠲字從蜀爲聲,音圭,則蜀固有圭音矣。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蜀【卷十三】【虫部】
葵中蠶也。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詩》曰:“蜎蜎者蜀。”市玉切
说文解字注
(蜀)葵中蠶也。葵爾雅釋文引作桑。詩曰。蜎蜎者蠋。蒸在桑野。似作桑爲長。毛傳曰。蜎蜎、蠋皃。蠋、桑蟲也。傳言蟲、許言蠶者、蜀似蠶也。淮南子曰。蠶與蜀相類、而愛僧異也。桑中蠹卽蝤蠐。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謂勹。象其身蜎蜎。市玉切。三部。詩曰。蜎蜎者蜀。豳風文。今左旁又加虫。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