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藤字的意思

藤
拼音téng 注音ㄊㄥˊ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5画 总笔画18画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EUI 仓颉TBFE 郑码EQUK 四角44299 结构上下 电码5671 区位4457 统一码85E4 笔顺一丨丨ノフ一一丶ノ一一ノ丶丨丶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éng(ㄊㄥˊ)

⒈  指“白藤”、“紫藤”:藤条。藤椅。藤床。

⒉  〔藤黄〕a.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b.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

⒊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藤本植物。瓜藤。葡萄藤。顺藤摸瓜。

统一码

藤字UNICODE编码U+85E4,10进制: 34276,UTF-32: 000085E4,UTF-8: E8 97 A4。

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ine、ratan、rattan、vine

造字法

形声:从艹、滕声

English

rattan, cane; creeper pl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藤本植物、藤萝、藤蔓、藤条、藤椅、藤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藤

藤【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正韻》𠀤徒登切,音騰。《說文》藟也。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集韻》苰藤,草名。胡麻也。

州名。《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