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藏字的意思
藏
拼音cáng zàng 注音ㄘㄤˊ ㄗㄤˋ 简体部首艹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7画
繁体部首艸部
仓颉TIMS 郑码EHZH 四角44253 结构上下 电码5661 区位1856 统一码85CF 笔顺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
繁体部首艸部
仓颉TIMS 郑码EHZH 四角44253 结构上下 电码5661 区位1856 统一码85CF 笔顺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藏
⒈ 隐避起来: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隐藏。蕴藏。藏污纳垢。
⒉ 收存起来:收藏。藏品。藏书。储藏。
统一码
藏字UNICODE编码U+85CF,10进制: 34255,UTF-32: 000085CF,UTF-8: E8 97 8F。
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nceal、hide、stor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艹、臧声
English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藏红花、藏蓝、藏历、藏青、藏戏
康熙字典

藏【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藏【卷一】【艸部】
匿也。昨郎切〖注〗臣鉉等案:《漢書》通用臧字。从艸,後人所加。
说文解字注
(臧)善也。釋詁、毛傳同。按子郞才郞二反。本無二字。凡物善者必隱於内也。以從艸之藏爲臧匿字始於漢末。改易經典。不可從也。又贓私字。古亦用臧。从臣。戕聲。則郞切。十部。
()籒文。按宋本及集韵、類篇皆從二。今本下從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