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字的意思
繁体部首艸部
五笔AEEJ 仓颉TBLN 郑码EQQK 四角42200 结构左右 电码5566 区位5665 统一码84AF 笔顺一丨丨ノフ一一ノフ一一丨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蒯
⒈ 〔蒯草〕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水边或阴湿的地方,茎可编席,亦可造纸。
⒉ 姓。
统一码
蒯字UNICODE编码U+84AF,10进制: 33967,UTF-32: 000084AF,UTF-8: E8 92 AF。
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蒯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a rush, of which various things are mad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蒯
〈动〉
用指甲挠 [scratch]
我绰着经儿,只望着他那痒处替他蒯。——《醒世恒言》
康熙字典

蒯【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苦怪切,音喟。《左傳·成九年》雖有絲麻,無棄菅蒯。正義:蒯與菅連,亦菅之類。《儀禮·喪服傳疏》屨者藨蒯之菲也。《禮·玉藻》《註》蒯席澀,便于洗足也。《張衡·西京賦》草則葴莎菅蒯。《註》蒯草中爲索。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三年》攻蒯,蒯潰。《註》河南縣蒯鄕是也。
又姓。《前漢·蒯通傳》蒯通,范陽人。
又蒯緱。《史記·孟嘗君傳註》蒯緱,把劒之物,謂以劒繩纏之。
又《韻補》苦對切,音塊。引《左傳》叶雖有姬姜,無棄蕉萃韻。
又《索隱·蒯成侯緤註》引《三蒼》,音裴。
康熙字典

蒯【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苦怪切,音喟。《左傳·成九年》雖有絲麻,無棄菅蒯。正義:蒯與菅連,亦菅之類。《儀禮·喪服傳疏》屨者藨蒯之菲也。《禮·玉藻》《註》蒯席澀,便于洗足也。《張衡·西京賦》草則葴莎菅蒯。《註》蒯草中爲索。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三年》攻蒯,蒯潰。《註》河南縣蒯鄕是也。
又姓。《前漢·蒯通傳》蒯通,范陽人。
又蒯緱。《史記·孟嘗君傳註》蒯緱,把劒之物,謂以劒繩纏之。
又《韻補》苦對切,音塊。引《左傳》叶雖有姬姜,無棄蕉萃韻。
又《索隱·蒯成侯緤註》引《三蒼》,音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