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字的意思
繁体部首肉部
五笔YPKE 仓颉YRBB 郑码SJJQ 四角00227 结构上下 电码5221 区位2464 统一码818F 笔顺丶一丨フ一丶フ丨フ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膏
⒈ 肥,肥肉:膏粱(肥肉、细粮)。膏腴。膏沃。
⒉ 脂油:春雨如膏。膏泽(a.滋润作物的及时雨;b.喻给予恩惠)。
⒊ 中医指心尖脂肪,认为是药力达不到的部位:病入膏肓。
统一码
膏字UNICODE编码U+818F,10进制: 33167,UTF-32: 0000818F,UTF-8: E8 86 8F。
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ream、fat、grease、oil、ointment、paste
造字法
形声:从月、高声
English
grease, fat; paste, ointme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膏
〈形〉
(1) 肥沃 [fertile]
膏壤二千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膏田满野。——仲长统《昌言·理论》
(2) 又如:膏脉;膏土(肥沃的土壤);膏田(良田。肥沃的田);膏畴(肥沃的田地);膏壤(肥沃的土地)
(3) 甘美 [sweet]
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礼记·礼运》
(4) 又如:膏露(甘露);膏泉(甘泉);膏乳(比喻甜美的果汁与山泉)
(5) 另见
常用词组
膏剂、膏粱、膏血、膏药、膏腴、膏泽、膏子
康熙字典

膏【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正韻》姑勞切,音高。《說文》肥也。《韻會》凝者曰脂,澤者曰膏。一曰戴角者脂,無角者膏。《元命包》膏者,神之液也。《易·鼎卦》雉膏不食。《晉語》不能爲膏,而祗離咎也。《註》膏,肥也。《又》夫膏
之性,難正也。《註》膏,肉之肥者。《史記·田敬仲完世家》狶膏棘軸。《註》狶膏,豬脂也。
又《博雅》人一月而膏。《左傳·成十年》居肓之上,膏之下。《註》心下爲膏。
又《正韻》澤也。《博雅》膏,滑澤也。《易·屯卦》屯其膏。《疏》正義曰:膏謂膏澤也。
又脣脂,以膏和丹作之,亦曰膏。《詩·衞風》豈無膏沐,誰適爲容。
又甘也。《禮·禮運》天降膏露。《註》膏,猶甘也。
又凡樹理之白者皆曰膏。《周禮·地官·大司徒》其植物宜膏物。《註》鄭司農曰:膏物,謂楊柳之屬,理致且白如膏。
又五穀之滑者皆曰膏。《山海經》西南黑水之閒,有廣都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註》郭曰:言味好,皆滑如膏。
又《唐韻》古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號切,音誥。潤也。《詩·曹風》芃芃黍苗,隂雨膏之。《釋文》膏,古報反。《禮·內則》脂膏以膏之。《釋文》膏之,古報反。◎按劉鑑經史動靜字音,凡脂膏之膏則讀平聲,用以潤物曰膏,則讀去聲。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膏【卷四】【肉部】
也。从肉高聲。古勞切
说文解字注
(膏)肥也。按肥當作脂。脂字不廁於此者、許嚴人物之別。自胙篆巳下乃謂人所食者。膏謂人脂。在人者可假以名物。如無角者膏是也。脂專謂物。在物者不得假以名人也。从肉。高聲。古勞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