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聒字的意思
聒
拼音guō 注音ㄍㄨㄛ 简体部首耳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12画
五笔BTDG 仓颉SJHJR 郑码CEMI 四角12464 结构左右 电码5109 区位8188 统一码8052 笔顺一丨丨一一一ノ一丨丨フ一
五笔BTDG 仓颉SJHJR 郑码CEMI 四角12464 结构左右 电码5109 区位8188 统一码8052 笔顺一丨丨一一一ノ一丨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聒
⒈ 声音吵闹,使人厌烦:聒耳。聒噪。聒聒(话多的样子,如“聒聒不停”)。
统一码
聒字UNICODE编码U+8052,10进制: 32850,UTF-32: 00008052,UTF-8: E8 81 92。
聒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聒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oisy
造字法
形声:从耳、舌声
English
clamor, din, hubbub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聒耳、聒噪
康熙字典

聒【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
古活切,音括。《說文》本作
。讙語也。《廣韻》聲擾也。《書·盤庚》今汝聒聒。《傳》聒聒,無知貌。鄭云:難告貌。正義曰:多言亂人之意。《左傳·襄二十六年》聒而與之語。《註》聒,讙也。《抱朴子·廣譬卷》春蛙長譁,而醜音見患於聒耳。
又《韻補》叶紀劣切,音厥。《郭璞·江賦》陽鳥爰翔,于以月。千類萬聲,自相喧聒。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聒【卷十二】【耳部】
驩語也。从耳聲。古活切
说文解字注
(聒)讙語也。讙者、譁也。从耳。聲。古活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