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缵字的意思
缵
拼音zuǎn 注音ㄗㄨㄢˇ 繁体纘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16画 总笔画19画
五笔XTFM 仓颉VMHUO 郑码ZMRL 四角24182 结构左右 电码4957 区位7158 统一码7F35 笔顺フフ一ノ一丨一ノフノ一丨一ノフ丨フノ丶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16画 总笔画19画
五笔XTFM 仓颉VMHUO 郑码ZMRL 四角24182 结构左右 电码4957 区位7158 统一码7F35 笔顺フフ一ノ一丨一ノフノ一丨一ノフ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缵(纘)
⒈ 继承:“载缵武功”。
统一码
缵字UNICODE编码U+7F35,10进制: 32565,UTF-32: 00007F35,UTF-8: E7 BC B5。
缵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缵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ontinue, carry on, succe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廣韻》《正韻》作管切《集韻》《韻會》祖管切,音纂。《說文》繼也。《書·仲虺之誥》纘禹舊服。《傳》繼禹之功,統其舊服。《詩·豳風》載纘武功。《傳》纘,繼也。○按俗作纉,非。
又與纂通。詳纂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纘【卷十三】【糸部】
繼也。从糸贊聲。作管切
说文解字注
(纘)也。豳風。載纘武功。傳曰。纘、繼也。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注曰。纘、繼也。或叚纂爲之。从糸。贊聲。作管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