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字的意思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五笔XOVG 仓颉VMFDV 郑码ZUZM 四角29144 结构左右 电码4917 区位3438 统一码7F15 笔顺フフ一丶ノ一丨ノ丶フノ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缕(縷)
⒈ 线:千丝万缕。不绝如缕。
⒉ 泛指线状物。
统一码
缕字UNICODE编码U+7F15,10进制: 32533,UTF-32: 00007F15,UTF-8: E7 BC 95。
缕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tailed、thread、wisp
造字法
形声:从纟、娄声
English
thread; detailed, precis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缕
縷
〈形〉
(1) 连续不断 [continuously]。如:缕悉(一条一条很清楚);缕堤(临河处所筑小堤。因连绵不断,状如丝缕,故名);缕缕行行(方言。成群结队。形容很多);缕续(接连不断)
(2) 通“褛”。衣破 [worn-out]。如:蓝缕(破衣)
◎ 缕
縷
〈副〉
(1) 一条一条地,详尽地 [in detail]
其功业相次千万者,不可复缕举也。——葛洪《抱朴子》
(2) 又如:缕细(底细,详情);缕责(细责,苛责)
◎ 缕
縷
〈量〉
(1) 一丝,一股 [wisp]
红光一缕。——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一缕烟;千丝万缕;一缕幽香
(3) 股、绞等 [strand]。如:一缕麻;一缕头发
◎ 缕
縷
〈动〉
(1) 疏通;分流 [dredge]。如:缕河(疏通河流)
(2) 一种刺绣方法 [emborder]。如:纳缕(刺绣方法之一)
常用词组
缕陈、缕缕、缕述、缕析
康熙字典

縷【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郞侯切,音婁。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醜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縷【卷十三】【糸部】
綫也。从糸婁聲。力主切
说文解字注
(縷)綫也。此本謂布縷。引申之絲亦名縷。从糸。婁聲。力主切。古音在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