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缄字的意思

缄
拼音jiān 注音ㄐ一ㄢ 繁体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2画
仓颉VMIHR 郑码ZHAJ 四角23150 结构左右 电码4873 区位2874 统一码7F04 笔顺フフ一一ノ一丨フ一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缄(緘)jiān(ㄐ一ㄢ)

⒈  捆东西的绳索。

⒉  书信:缄素。缄扎。

⒊  封,闭:缄口。缄制(封锁)。缄封。缄密。缄默。

统一码

缄字UNICODE编码U+7F04,10进制: 32516,UTF-32: 00007F04,UTF-8: E7 BC 84。

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缄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lose、seal

造字法

形声:从纟、咸声

English

seal, close; bind; letter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缄

緘【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古咸切《集韻》《韻會》居咸切,𠀤音監。《說文》束篋也。《廣韻》緘封。《家語》孔子觀周廟,有金人,三緘其口。《莊子·齊物論》其厭也如緘。

《集韻》公陷切,減去聲。棺旁所以繫縴者。

與咸通。《禮·喪大記》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也。《釋名》棺束曰緘。緘,函也,古者棺不釘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緘【卷十三】【糸部】

束篋也。从糸咸聲。古咸切

说文解字注

(緘)所㠯束匧也。所㠯二字今補。篋者、笥也。束者、縛也。束之者曰緘。引申之、齊人謂棺束曰緘。喪大記作咸。从糸。咸聲。古咸切。古音在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