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纳字的意思
纳
拼音nà 注音ㄋㄚˋ 繁体納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五笔XMWY 仓颉VMOB 郑码ZLOD 四角24127 结构左右 电码4780 区位3641 统一码7EB3 笔顺フフ一丨フノ丶
简体部首纟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五笔XMWY 仓颉VMOB 郑码ZLOD 四角24127 结构左右 电码4780 区位3641 统一码7EB3 笔顺フフ一丨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纳(納)
⒈ 收入,放进:出纳。藏污纳垢。
⒉ 接受:采纳。笑纳。纳谏。
⒊ 享受:纳福。纳凉。
⒋ 缴付:纳税。
⒌ 补缀,缝补;现多指密密地缝:纳鞋底。
⒍ 姓。
统一码
纳字UNICODE编码U+7EB3,10进制: 32435,UTF-32: 00007EB3,UTF-8: E7 BA B3。
纳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ccept、admit、receiv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纟、内声
English
admit, take, receive, accep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纳粹,纳粹分子、纳福、纳贡、纳贿、纳粮、纳凉、纳闷儿、纳聘、纳妾、纳入、纳税、纳降、纳新
康熙字典

納【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奴答切《集韻》諾答切,音衲。《說文》絲濕納納也。
又《博雅》入也。《釋名》納,弭也。弭之兩致之言也。《書·堯典》寅餞納日。《傳》餞,送也。日入言送。
又《舜典》納于百揆。
又夙夜出納,朕命惟允。
又《禹貢》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
又《儀禮·旣夕禮》屨外納。《註》納,收餘也。
又《禮·曲禮》納女于天子。《註》納女,猶致女也。
又《禮·雜記》納幣一束。《註》納,徵也。
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與內同。《周禮·春官·鐘師》納夏。《註》故書納爲內。
又《玉篇》或作衲、靹。《篇海》補綴也。
又與軜同。《荀子·正論篇》三公奉軛持納。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納【卷十三】【糸部】
絲溼納納也。从糸内聲。奴荅切
说文解字注
(納)絲溼納納也。納納、溼意。劉向九歎。衣納納而掩露。王逸注。納納、濡溼貌。漢酷吏傳。阿邑人主。蘇林曰。邑音人相悒納之悒。按悒納當作浥納。媕阿之狀。於濡溼義近也。古多叚納爲內字。內者、入也。从糸、內聲。奴荅切。古音亦在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