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竦字的意思
竦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竦
⒈ 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竦立。
⒉ 恭敬,肃敬:“竦然异之”。
⒊ 同“悚”。
统一码
竦字UNICODE编码U+7AE6,10进制: 31462,UTF-32: 00007AE6,UTF-8: E7 AB A6。
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竦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会意:从立、从束
English
revere, respect, be in awe of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竦【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廣韻》息拱切《集韻》《韻會》荀勇切《正韻》息勇切,
音悚。《說文》敬也,自申束也。《前漢·東方朔傳》寡人將竦意而覽焉。
又懼也。《詩·商頌》不戁不竦。《註》懼也。
又上也。《楚語》竦善抑惡。
又《集韻》竦,動也。
又《釋名》竦,從也。體皮皆從引也。
又鳥名。《山海經》灌題之山有鳥焉,見人則躍,名曰竦斯,其鳴自呼。
又與聳同。《揚雄·長楊賦》整輿竦戎。《註》方言曰:西漢之閒相觀曰聳,竦與聳古字通。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竦【卷十】【立部】
敬也。从立从束。束,自申束也。息拱切
说文解字注
(竦)敬也。敬者、肅也。商頌傳曰。竦、懼也。此謂叚竦爲愯也。愯者、懼也。?下曰。竦手。謂手容之恭上其手也。周南毛傳曰。喬、上竦也。从立。从束。㑹意。息拱切。九部。束、自申束也。古書多言申束。韓非引周書曰。申之束之。申俗作伸。申之使舒。束之使促。常相因互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