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穰字的意思
穰
拼音ráng 注音ㄖㄤˊ 简体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17画 总笔画22画
五笔TYKE 仓颉HDYRV 郑码MFER 四角20932 结构左右 电码4492 区位8006 统一码7A70 笔顺ノ一丨ノ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五笔TYKE 仓颉HDYRV 郑码MFER 四角20932 结构左右 电码4492 区位8006 统一码7A70 笔顺ノ一丨ノ丶丶一丨フ一丨フ一一一丨丨一ノフ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穰
⒈ 稻、麦等的秆:穰草。穰子。
⒉ 庄稼丰熟:穰穰(丰盛的样子)。
⒊ 同“瓤”。
统一码
穰字UNICODE编码U+7A70,10进制: 31344,UTF-32: 00007A70,UTF-8: E7 A9 B0。
穰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穰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禾、襄声
English
stalks of grain; lush, abund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穰
〈动〉
(1) 通“禳”。祭名,去邪除恶之祭 [offer a sacrifice to exorcise evils]
见道旁有穰田者。——《史记·滑稽淳于髡传》
(2) 另见
康熙字典

穰【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汝陽切《集韻》《韻會》如陽切《正韻》如羊切,音攘。《說文》禾
已治者。《廣韻》禾莖。
又禾實豐也。《詩·商頌》豐年穰穰。
又凡物豐盛皆曰穰。《詩·周頌》降福穰穰。《傳》穰穰,衆也。
又《史記·滑稽傳》道傍有穰田者。《註》謂爲田求福穰。
又姓。齊將穰苴之後。《何氏姓苑》今高平人。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南陽郡穰縣。
又《正字通》與瓤通。凡果實中之子曰屖穰。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汝兩切,音壤。豐也。《前漢·張敞傳》京師長安中浩穰。
又《集韻》人成切,平聲。蹂禾黍之餘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穰【卷七】【禾部】
黍已治者。从禾襄聲。汝羊切
说文解字注
(穰)黍巳治者。巳治、謂巳治去其
皮也。謂之穰者、莖在皮中如瓜瓤在瓜皮中也。周頌傳曰。穰穰、衆也。此叚借也。从禾。襄聲。汝羊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