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穑字的意思

穑
拼音 注音ㄙㄜˋ 繁体
简体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6画
五笔TFUK 仓颉HDGCW 郑码MFJJ 四角24961 结构左右 电码4484 区位8003 统一码7A51 笔顺ノ一丨ノ丶一丨丶ノ一丨フ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穑(穡)sè(ㄙㄜˋ)

⒈  收割谷物,亦泛指耕作:穑人。穑夫。穑地。穑事(泛指耕作事宜)。稼穑。

统一码

穑字UNICODE编码U+7A51,10进制: 31313,UTF-32: 00007A51,UTF-8: E7 A9 91。

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穑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禾、啬声

English

farm, harvest grain; sting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名〉

(1) 收获的谷物 [cereal]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诗·小雅·信南山》

(2) 谷类植物的穗 [the ear of grain]

所艺禾穑特大。——《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

凡苗吐穑之后,暮夜鬼火游烧,此六灾也。——《天工开物》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穑

穡【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𠀤音色。《說文》穀可收曰穡。《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疏》種之曰稼,斂之曰穡,穡是秋收之名。

《洪範疏》穡,惜也。言聚蓄之可惜也。亦通作嗇。《禮·郊特牲》主先嗇而祭司嗇。《註》先嗇若神農,司嗇后稷是也。

愛吝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臧文仲曰:務穡勸分。《註》穡,儉也。《疏》穡是愛惜之義,故爲儉。

《昭元年》穆叔曰:大國省穡而用之。《註》穡,愛也。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穑

穡【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𠀤音色。《說文》穀可收曰穡。《書·盤庚》若農服田力穡,乃亦有秋。《疏》種之曰稼,斂之曰穡,穡是秋收之名。

《洪範疏》穡,惜也。言聚蓄之可惜也。亦通作嗇。《禮·郊特牲》主先嗇而祭司嗇。《註》先嗇若神農,司嗇后稷是也。

愛吝也。《左傳·僖二十一年》臧文仲曰:務穡勸分。《註》穡,儉也。《疏》穡是愛惜之義,故爲儉。

《昭元年》穆叔曰:大國省穡而用之。《註》穡,愛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