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科字的意思

科
拼音 注音ㄎㄜ 简体部首禾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9画
五笔TUFH 仓颉HDYJ 郑码MFTE 四角24900 结构左右 电码4430 区位3138 统一码79D1 笔顺ノ一丨ノ丶丶丶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kē(ㄎㄜ)

⒈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

⒉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科室。财务科。

⒊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科目。学科。文科。外科。

⒋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科举。科甲。科第。登科。

⒌  判定(刑罚):科处(chù)。科罚。

⒍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科。科白。

⒎  古同“棵”。

统一码

科字UNICODE编码U+79D1,10进制: 31185,UTF-32: 000079D1,UTF-8: E7 A7 91。

科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科字收录于 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faculty、section

造字法

会意:从斗、从禾

English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动〉

(1) 审理狱讼;判刑 [pass a sentence]。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check]。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levy]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take part in imperial examination]。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trim]。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

空虚 [empty]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常用词组

科白、科班、科地、科第、科尔沁草原、科罚、科诨、科技、科甲、科教片、科举、科敛、科伦坡、科盲、科名、科目、科派、科普、科室、科学、科学家、科学院、科研、科员、科长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科

科【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苦禾切,音窠。《說文》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徐曰》會意。

《廣韻》條也,本也,品也。《戰國策》科條旣備。

坎也。《孟子》盈科而後進。

等也。《論語》爲力不同科。

科,斷也。《釋名》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取人條格曰科第。《前漢·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郞從官。《註》始令丞相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而見在郞及從官,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定其第高下,用知其人賢否也。《後漢·徐防傳》立博士十有四家,設甲乙之科。《註》歲課甲科四十人爲郞中,乙科二十人爲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補文學掌故。

木中空也。《易·說卦》科上稿。

科頭。《史記·張儀傳》跿跔科頭。《註》謂不著兜鍪入敵。

科斗,蝦蟆子。一名活東,頭圓大而尾細。古文書形似之。

科雉,獸名。《劉向·說苑》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

地名。《水經注》汳水,又東逕科城北。

《廣韻》苦臥切,音課。滋生也。《正字通》植禾本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科【卷七】【禾部】

程也。从禾从斗。斗者,量也。苦禾切

说文解字注

(科)程也。廣韵曰。程也。條也。本也。品也。又科、𣃔也。按實一義之引伸耳。論語曰。爲力不同科。孟子曰。盈科而後進。趙岐曰。科、坎也。按盈科爲盈等也。从禾斗。依韵會所據小徐本。苦禾切。十七部。斗者、量也。說从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