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睨字的意思

睨
拼音 注音ㄋ一ˋ 简体部首目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3画
仓颉BUHXU 郑码LNRD 四角67012 结构左右 电码4194 区位7794 统一码7768 笔顺丨フ一一一ノ丨一フ一一ノ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ì(ㄋ一ˋ)

⒈  斜着眼睛看:睨视。睥睨。

⒉  偏斜:“日方中方睨”。

统一码

睨字UNICODE编码U+7768,10进制: 30568,UTF-32: 00007768,UTF-8: E7 9D A8。

睨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睨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目、儿声

English

look askance at, glare at; squi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睨

睨【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研計切。音詣。《說文》衺視也。《左傳·哀十三年》余與褐之父睨之。《史記·藺相如傳》持璧睨柱。《屈原·離騷》忽臨睨夫舊鄉。

禽鳥斜視亦曰睨。《埤雅》禽經曰:雞以嗔睨。《王楙補禽經》鴨以怒睨。

日斜亦曰睨。《莊子·天下篇》日方中方睨。《衍義》日斜如人睨目。

人名,睨夫。見《宋史·宗室表》。

與倪堄通。睤睨,詳睤字註。

《集韻》吾禮切,詣上聲。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睨【卷四】【目部】

衺視也。从目兒聲。研計切

说文解字注

(睨)衺視也。左傳。余與褐之父睨之。中庸。睨而視之。从目。兒聲。研計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