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犯字的意思
犯
拼音fàn 注音ㄈㄢˋ 简体部首犭部 部外笔画2画 总笔画5画
繁体部首犬部
五笔QTBN 仓颉KHSU 郑码QMYY 四角47212 结构左右 电码3690 区位2324 统一码72AF 笔顺ノフノフフ
繁体部首犬部
五笔QTBN 仓颉KHSU 郑码QMYY 四角47212 结构左右 电码3690 区位2324 统一码72AF 笔顺ノフノフ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犯
⒈ 抵触,违反:犯规。犯法。犯罪。犯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犯讳。
⒉ 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犯人。罪犯。
⒊ 侵害,进攻:侵犯。秋毫无犯。
⒋ 触发,发作:犯病。犯愁。犯疑。
⒌ 做错事情:犯错误。
统一码
犯字UNICODE编码U+72AF,10进制: 29359,UTF-32: 000072AF,UTF-8: E7 8A AF。
犯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mmission、infract、perpetrat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commit crime, violate; criminal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犯
〈名〉
(1) 犯人,罪犯 [criminal;convict]
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惯犯;首犯;主犯;刑事犯;逃犯
常用词组
犯案、犯病、犯不上、犯不着、犯得着、犯法、犯规、犯讳、犯忌、犯节气、犯戒、犯禁、犯境、犯科、犯克、犯难、犯难、犯傻、犯上、犯事、犯罪
康熙字典

犯【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廣韻》防鋄切《集韻》《韻會》父鋄切,
凡上聲。《玉篇》抵觸也。《廣韻》干也,侵也,僭也,勝也。《爾雅·釋詁》犯,勝也。《註》陵犯,得勝也。《書·大禹謨》兹用不犯于有司。《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又《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周禮·夏官》大馭掌馭玉路,以祀及犯軷。《註》行山曰軷。犯之者,封土爲山象,以菩芻棘柏爲神主。旣祭之,則以車轢之而去,喻無險難也。
又《字彙補》叶符店切。《歐陽修·新孀詩》蘭枯蕙死誰復弔,殘菊籬根爭豔豔。靑松守節見臨危,正色凜凜不可犯。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犯【卷十】【犬部】
侵也。从犬巳聲。防險切〖注〗巳,段註改為㔾。
说文解字注
(犯)㑴也。本謂犬。叚借之謂人。从犬。㔾聲。防險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