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燹字的意思

燹
拼音xiǎn 注音ㄒ一ㄢˇ 简体部首火部 部外笔画14画 总笔画18画
仓颉MOF 郑码GQGU 四角11809 结构上下 电码3611 区位7662 统一码71F9 笔顺一ノフノノノ丶一ノフノノノ丶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iǎn(ㄒ一ㄢˇ)

⒈  野火。多指兵乱中纵火焚烧:兵燹。烽燹。

统一码

燹字UNICODE编码U+71F9,10进制: 29177,UTF-32: 000071F9,UTF-8: E7 87 B9。

燹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燹字收录于 现通表

异体字

  • 𤐨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fire; wild fire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xiǎn

〈动〉

焚烧 [burn]

及闻蕙棺被燹,顿违共穴之情。——《红楼梦》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燹

燹【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典切,音銑。《說文》火也。

《玉篇》先踐切《廣韻》《集韻》息淺切,𠀤音鮮。《玉篇》野火。《廣韻》字林云:逆燒亦作𤐨

《集韻》許利切《韻會》虛器切,𠀤𤡬。火也。

《集韻》妨正切,音聘。火貌。

敷文切,音芬。義同。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燹

燹【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蘇典切,音銑。《說文》火也。

《玉篇》先踐切《廣韻》《集韻》息淺切,𠀤音鮮。《玉篇》野火。《廣韻》字林云:逆燒亦作𤐨

《集韻》許利切《韻會》虛器切,𠀤𤡬。火也。

《集韻》妨正切,音聘。火貌。

敷文切,音芬。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燹【卷十】【火部】

火也。从火豩聲。穌典切

说文解字注

(燹)火也。韵會引字林曰。逆燒也。从火。豩聲。穌典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