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浩字的意思
浩
拼音hào 注音ㄏㄠˋ 简体部首氵部 部外笔画7画 总笔画10画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TFK 仓颉EHGR 郑码VMJ 四角34161 结构左右 电码3185 区位2638 统一码6D69 笔顺丶丶一ノ一丨一丨フ一
繁体部首水部
五笔ITFK 仓颉EHGR 郑码VMJ 四角34161 结构左右 电码3185 区位2638 统一码6D69 笔顺丶丶一ノ一丨一丨フ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浩
⒈ 水大,引申为大和多:浩大。浩繁。浩荡。浩瀚。浩劫。浩淼(亦作“浩渺”)。浩气(盛大刚直之气)。浩如烟海。
统一码
浩字UNICODE编码U+6D69,10进制: 28009,UTF-32: 00006D69,UTF-8: E6 B5 A9。
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grand、great、vast
造字法
形声:从氵、告声
English
great, numerous, vast, abunda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浩博、浩大、浩荡、浩瀚、浩浩、浩劫、浩阔、浩茫、浩渺、浩淼、浩气、浩如烟海、浩特
康熙字典

浩【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晧。大水貌。《書·堯典》浩浩滔天。
又饒也。《禮·王制》用有餘曰浩。
又《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
又姓。漢靑州刺史浩賞。
又居號切,音誥。水名。
又《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註》浩亹,音合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浩【卷十一】【水部】
澆也。从水告聲。《虞書》曰:“洪水浩浩。”胡老切
说文解字注
(浩)澆也。按澆當作沆。字之誤也。澆者、?也。?非浩義。沄浩沆同義、而又雙聲。故三篆相聯。从水。告聲。胡老切。古音在三部。虞書曰。虞當作唐。洪水浩浩。堯典洪水與浩浩不相屬爲句。?栝舉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