殄字的意思
五笔GQWE 仓颉MNOHH 郑码AROP 四角18222 结构左右 电码2989 区位7369 统一码6B84 笔顺一ノフ丶ノ丶ノノノ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殄
⒈ 尽,绝:殄灭。殄歼。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统一码
殄字UNICODE编码U+6B84,10进制: 27524,UTF-32: 00006B84,UTF-8: E6 AE 84。
殄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殄字收录于 现通表 。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歹、声
English
to end; to extermin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殄
〈形〉
(1) 通“腆”。美好;善 [good]
燕婉之求,籧篨不殄。——《诗·邶风·新台》
(2) 又如:殄沌(杂乱不分貌)
康熙字典

殄【辰集下】【歹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徒典切,塡上聲。《說文》盡也。一曰絕也。《書·舜典》朕墍讒說殄行。《孔傳》言疾讒說,絕君子之行也。
又《畢命》商俗靡靡,餘風未殄。
又《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註》殄,病也,絕也。
又與腆同。《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鄭註》古文腆皆作殄。《詩·邶風》籧篨不殄。《箋》殄,當作腆。善也。正義曰: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註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又《集韻》或作塡。《詩·小雅》哀我塡寡。塡,徒典切。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殄【辰集下】【歹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徒典切,塡上聲。《說文》盡也。一曰絕也。《書·舜典》朕墍讒說殄行。《孔傳》言疾讒說,絕君子之行也。
又《畢命》商俗靡靡,餘風未殄。
又《周禮·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之。《註》殄,病也,絕也。
又與腆同。《儀禮·燕禮》寡君有不腆之酒。《鄭註》古文腆皆作殄。《詩·邶風》籧篨不殄。《箋》殄,當作腆。善也。正義曰:腆與殄,古今字之異,故《儀禮》註云腆古文字作殄,是也。
又《集韻》或作塡。《詩·小雅》哀我塡寡。塡,徒典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殄【卷四】【歺部】
盡也。从歺㐱聲。,古文殄如此。徒典切
说文解字注
(殄)盡也。釋詁、大雅瞻卬傳同。邶風。籧篨不殄。傳曰。殄絕也。此盡義之引伸也。箋云。殄當作腆。腆、善也。按古文假殄爲腆。儀禮注云腆古文作殄。是也。从。㐱聲。徒典切。十二部。
()古文殄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