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椿字的意思

椿
椿
拼音chūn 注音ㄔㄨㄣ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9画 总笔画13画
五笔SDWJ 仓颉DQKA 郑码FCO 四角45968 结构左右 电码2797 区位2027 统一码693F 笔顺一丨ノ丶一一一ノ丶丨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椿chūn(ㄔㄨㄣ)

⒈  〔香椿〕落叶乔木,嫩枝叶有香味,可食。简称“椿”,如“椿芽”,“椿龄”(祝人长寿之辞),“椿庭”(古称父亲),“椿萱”(父母的代称)。

统一码

椿字UNICODE编码U+693F,10进制: 26943,UTF-32: 0000693F,UTF-8: E6 A4 BF。

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椿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异体字

造字法

形声:从木、春声

English

father; a plant with white flowers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椿庭、椿萱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椿

椿【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丑倫切《類篇》敕倫切,𠀤同杶。《禹貢》作杶,《左傳》作橁,《說文》作櫄,皆一物也。《莊子·逍遙遊》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爲春,八千歲爲秋。

《正韻》樞倫切,音春。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杶【卷六】【木部】

木也。从木屯聲。《夏書》曰:“杶榦栝柏。” 櫄,或从熏。杻,古文杶。敕倫切

说文解字注

(杶)杶木也。禹貢。杶𠏉桰柏。釋文。杶本又作櫄。山海經。成侯之山。其上多櫄木。郭曰。似樗樹。材中車轅。吳人呼櫄音輴車。從木。屯聲。敕倫切。十三部。夏書曰。杶𠏉桰柏。

(櫄)或從熏。

((图242B-02))古文杶。按依汗𥳑所載近是。卽屯字側書之耳。集韵徑作杻。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