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板字的意思

板
拼音bǎn 注音ㄅㄢˇ 繁体
简体部首木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8画
五笔SRCY 仓颉DHE 郑码FPXS 四角42947 结构左右 电码2647 区位1669 统一码677F 笔顺一丨ノ丶ノノフ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板(闆)bǎn(ㄅㄢˇ)

⒈  成片的较硬的物体:案板。板子。木板。板上钉钉。

⒉  诏书:诏板。

⒊  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打节拍的乐器,又指歌唱的节奏:檀板。鼓板。一字一板。荒腔走板。

⒋  不灵活,少变化:死板。呆板。

⒌  硬得像板子似的:板结。

⒍  见“老”字“老板”。

统一码

板字UNICODE编码U+677F,10进制: 26495,UTF-32: 0000677F,UTF-8: E6 9D BF。

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板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oard、plank、shutter、ban、bat

造字法

形声:从木、反声

English

plank, board; iron or tin plat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bǎn

〈形〉

(1) [神态、书法、文章等] 呆板,不灵活或少变化 [wooden]

板者,腕弱笔痴。——郭若虚《图画见闻录》

(2) 又如:死板;板腐(呆板而迂腐);板人(反应迟钝的人);这张照片照得太板

bǎn

〈动〉

(1) 表情上保持严肃 [keep a straight face]。如:板着脸

(2) 结成硬块 [harden]

凡种绿豆,一日之内,遇大雨板土,则不复合。——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板田(土壤板结的田);板荒(板结的荒地)

bǎn

(1) 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

(2) 旧尊称戏剧演员

常用词组

板板六十四、板本、板报、板壁、板擦儿、板材、板车、板床、板荡、板凳、板斧、板鼓、板胡、板籍、板结、板块、板蓝根、板栗、板平、板平、板儿爷、板上钉钉、板书、板刷、板屋、板鸭、板牙、板眼、板眼、板油、板羽球、板直、板正、板滞、板桩、板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板

板【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布綰切《集韻》《韻會》補綰切,𠀤同版。《說文》判也。

籍也。《莊子·徐無鬼篇》金板六弢。或作鈑。

《玉篇》片木也。《急就篇》木瓦也。《詩·秦風》在其板屋。《正義》西戎之俗,民以板爲屋。

詔板。《後漢·竇武傳》曹節召尚書官屬,使作詔板。

《松窗小牘》鐵券謂之金板。

板官、假板,官品之𤰞者。《隋書·官志》有板咨議叅軍,板長史等名。《宋書·百官志》除拜,則爲叅軍事。府板,則爲行叅軍。

手板,笏也。《文獻通考》晉宋以來,謂之手板。

《宋國史補》爲尹者,例置板記事。

《詩·小雅·鴻雁篇》毛傳:一丈爲板,五板爲堵。

箕屬也。《管子·弟子職》坐板排之,以葉適巳。

板板,反側也。《詩·大雅》上帝板板。

負板,悲哀貌。《儀禮·喪服·鄭註》孝子前有衰,後負板。《疏》謂負其悲哀於背也。

《集韻》蒲限切,音阪。籍也。

𤰞免切,音匾。《韓愈·祭張徹文》乃遷殿中,朱衣象板。惟義之趨,豈利之踐。《自註》踐,上聲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版【卷七】【片部】

判也。从片反聲。布綰切

说文解字注

(版)片也。舊作判也。淺人所改。今正。凡施於宫室器用者皆曰版。今字作板。古叚爲反字。大雅。上帝板板。傳云。板板、反也。謂版卽反之叚借也。从片。反聲。布綰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