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字的意思
五笔UBTE 仓颉TUB 郑码UAZQ 四角87420 结构左右 电码2592 区位4323 统一码6714 笔顺丶ノ一フ丨ノ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朔
⒈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⒉ 始:“皆从其朔”。
⒊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统一码
朔字UNICODE编码U+6714,10进制: 26388,UTF-32: 00006714,UTF-8: E6 9C 94。
朔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new moon、north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first day of lunar month; the north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朔
〈动〉
(1) 生,出现 [bear]
天地虹洞,固无端涯,大明生东,月朔西陂。——《后汉书》
(2) 每月初省视 [visit in the beginning of each moon]
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藏府而朔之。——《逸周书》
常用词组
朔方、朔风、朔漠、朔气、朔日、朔望、朔月
康熙字典

朔【辰集上】【月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正韻》色角切,
音槊。《說文》月一日始蘇也。《白虎通》朔之言蘇也。明消更生,故言朔。《書·舜典》正月上日。《傳》上日,朔日也。《疏》月之始日謂之朔日。《周禮·春官·大史》頒告朔于邦國。《註》天子頒朔於諸侯,諸侯藏之祖廟。·至朔朝於廟,告而受行之也。《禮·玉藻》聽朔於南門之外。
又《儀禮·大射禮》朔鼙。《註》朔,始也。
又《禮·禮運》皆從其朔。《註》朔,亦初也。
又《玉篇》北方也。《書·堯典》宅朔方曰幽都。《傳》北稱朔。《疏》朔,北方也。舍人曰:朔,盡也。北方萬物盡,故言朔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朔【卷七】【月部】
月一日始蘇也。从月屰聲。所角切
说文解字注
(朔)月一日始蘇也。朔蘇㬪韵。日部曰。晦者、月盡也。盡而蘇矣。樂記注曰。更息曰蘇。息、止也。生也。止而生矣。引伸爲凡始之偁。北方曰朔方。亦始之義也。朔方始萬物者也。从月。屰聲。所角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