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斧字的意思

斧
拼音 注音ㄈㄨˇ 简体部首斤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8画
仓颉CKHML 郑码OOPD 四角80221 结构上下 电码2445 区位2411 统一码65A7 笔顺ノ丶ノ丶ノノ一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fǔ(ㄈㄨˇ)

⒈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⒉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统一码

斧字UNICODE编码U+65A7,10进制: 26023,UTF-32: 000065A7,UTF-8: E6 96 A7。

斧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斧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xe

造字法

形声:从斤、父声

English

axe, hatchet; chop, he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动〉

(1) 用斧子劈、砍或破开 [ax;axe]

公怒,斧其门。——《聊斋志异》

(2) 又如:斧木

(3) 删改;修饰 [delete and change]。如:斧琢(以斧削琢。请人修改诗文的谦辞。亦喻指诗文过分修饰雕琢)

常用词组

斧斤、斧头、斧凿、斧凿、斧正、斧质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斧

斧【卯集下】【斤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𠀤音甫。《說文》斫也。《釋名》斧,甫也。甫,始也。凡將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也。《廣韻》神農作斤斧陶冶。《易·旅卦》得其資斧。《註》斧,所以斫除荆棘,以安其舍者也。《孟子》斧斤以時入山林。《詩·豳風》旣破我斧。《傳》隋銎曰斧。

凡以斧斫物,亦曰斧。《古詩·苦寒歌》擔囊行取薪,斧氷持作糜。《註》天寒水凍,故斫氷作粥也。

仙名。《左思·蜀都賦》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註》列仙服丹砂不死也。

《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謂之黼。

鉞斧,今儀仗中亦有之,其形圓如月然。《集韻》或作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斧【卷十四】【斤部】

斫也。从斤父聲。方矩切

说文解字注

(斧)所㠯斫也。所㠯二字今補。斧之爲用廣矣。斤則不見於他用也。葢其制有異矣。白與黑相次文曰黼。葢如畫斧然。故亦曰斧藻。从斤。父聲。方矩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