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字的意思
繁体部首攴部
仓颉ISOK 郑码FBSM 四角58240 结构左右 电码2421 区位2383 统一码6577 笔顺一丨フ一一丨丶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敷
⒈ 布置,铺开,摆开:敷设。敷陈(铺陈,详细叙述)。敷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
⒉ 涂上,搽上:敷药。敷粉。
⒊ 足够:入不敷出。
⒋ 古同“肤”,表面的。
统一码
敷字UNICODE编码U+6577,10进制: 25975,UTF-32: 00006577,UTF-8: E6 95 B7。
敷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pply、be sufficient for、sprend
造字法
形声:左声右形
English
spread, diffuse; apply, pain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敷
〈形〉
(1) 普遍 [general;overall]
敷天之下。——《诗·周颂·般》
(2) 又如:敷求(广求;遍求);敷洽(广布);敷寻(广泛寻访);敷广(广泛传播);敷光(普照)
(3) 通“肤”。浅薄 [meagre;shallow]
末学敷浅,诚所未详。——顾野王《上呈<玉篇>启》
常用词组
敷陈、敷粉、敷料、敷设、敷霜、敷贴、敷衍、敷衍了事、敷衍塞责
康熙字典

敷【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旉《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芳無切,音罦。《五經文字》
,經典相承,隷省作敷。《書·舜典》敷奏以言。《傳》敷,
也。
又《書·大禹謨》文命敷于四海。《傳》言其外布文德敎命。
又《臯陶謨》翕受敷施。《傳》以布施政敎。
又《詩·大雅》罔敷求先王。《箋》無廣索先王之道。
又《廣韻》散也。
又與傅同。《前漢·宣帝紀》傅奏其言。《註》師古曰:傅讀曰敷。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尃【卷三】【寸部】
布也。从寸甫聲。芳無切
说文解字注
(尃)布也。祭義。溥之而橫乎四海。釋文。溥本或作尃。同芳于反。今刻云或作敷。繆也。集韵、韵會可證。說卦傳。震爲專。鄭、虞、姚皆同。王肅、干寶作尃。干云。花之通名爲鋪。花皃謂之。漢書上林賦。布結縷。史記布作尃。徐廣曰。尃古布字。按尃訓布也。非一字。从寸。凡敷
必有法度而後行。故从寸。甫聲。芳無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