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挡字的意思
挡
拼音dǎng dàng 注音ㄉㄤˇ ㄉㄤˋ 繁体擋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五笔RIVG 仓颉QFSM 郑码DKXB 四角59077 结构左右 电码2346 区位2118 统一码6321 笔顺一丨一丨丶ノフ一一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五笔RIVG 仓颉QFSM 郑码DKXB 四角59077 结构左右 电码2346 区位2118 统一码6321 笔顺一丨一丨丶ノフ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挡(擋)
⒈ 阻拦,遮蔽:阻挡。拦挡。遮挡。
⒉ 指“排挡”:挂挡。换挡。
⒊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
统一码
挡字UNICODE编码U+6321,10进制: 25377,UTF-32: 00006321,UTF-8: E6 8C A1。
挡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lock、keep off、ward off
造字法
形声:从扌、当声
English
obstruct, impede; stop; resist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挡
〈名〉
(1) 间隙 [gap]。如:挡口(机会)
(2) 用于隔热或隔风或作为装饰的装置 [screen]。如:炉挡
(3) 用于调节机械运行速度及控制方向的装置,“排挡”的简称 [gear]。如:高速挡;前进挡
(4) 某些仪器和测量装置用来表明光、电、热等量的等级 [measure]。如:第一挡
(5) 另见
常用词组
挡车、挡寒、挡驾、挡箭牌、挡路、挡头、挡头阵、挡土墙、挡子
康熙字典

擋【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丁浪切,當去聲。摒擋也。亦作屛當。《晉書·阮孚傳》祖約,性好財,正料財物,客至,屏當不盡。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攩【卷十二】【手部】
朋羣也。从手黨聲。多朗切
说文解字注
(攩)朋羣也。此鄉黨、黨與本字。俗用黨者、叚借字也。鳥部朋下曰。古文鳳也。鳳飛、羣鳥從以萬數。故以爲朋攩字。儒林傳。唯京氏爲異黨。師古曰。黨讀曰儻。按儻當作攩。从手。黨聲。多朗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