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拖字的意思
拖
拼音tuō 注音ㄊㄨㄛ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繁体部首手部
五笔RTBN 仓颉QOPD 郑码DMYI 四角58012 结构左右 电码2151 区位4547 统一码62D6 笔顺一丨一ノ一フ丨フ
繁体部首手部
五笔RTBN 仓颉QOPD 郑码DMYI 四角58012 结构左右 电码2151 区位4547 统一码62D6 笔顺一丨一ノ一フ丨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拖
⒈ 牵引,拉,拽:拖车。拖船。拖累(
)。拖儿带女。⒉ 耷拉着:拖着辫子。
⒊ 延长时间:拖延。拖欠。拖债。
统一码
拖字UNICODE编码U+62D6,10进制: 25302,UTF-32: 000062D6,UTF-8: E6 8B 96。
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delay、drag、draw、entrain、haul、lug、pull、tow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拖把、拖布、拖长、拖车、拖船、拖带、拖宕、拖斗、拖儿带女、拖挂、拖后腿、拖家带口、拖拉、拖拉机、拖累、拖轮、拖磨、拖泥带水、拖欠、拖人下水、拖沓、拖堂、拖拖拉拉、拖网、拖尾巴、拖下水、拖鞋、拖延、拖曳、拖油瓶、拖债
康熙字典

拖【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同拕。《班固·西都賦》挾師豹,拖熊螭。《註》拖,曳也。讀平聲。
又《禮·少儀》僕者負良綏,申之面,拖諸幦。《疏》拖,猶擲也。亦引也。綏申於面前而引之,可置車幦上也。《論語》加朝服拖紳。《司馬相如·上林賦》宛虹拖於楯軒。《註》拖謂申加於上也。讀上聲或去聲。
又《廣韻》《集韻》吐邏切。牽車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拕【卷十二】【手部】
曳也。从手它聲。託何切
说文解字注
(拕)曳也。申部曰。束縛捽抴爲臾。又曰。曳者、臾曳也。然則曳之義略同抴。一說曳本作抴。後人避諱改之。南越傳。拕舟而入水。論語。加朝服扡紳。易。終朝三褫之。鄭本作拕。叚拕爲褫也。高誘注淮南遇盜拕其衣云。拕、奪也。从手。它聲。託何切。十七部。廣韵又徒可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