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扎字的意思
扎
拼音zā zhā zhá 注音ㄗㄚ ㄓㄚ ㄓㄚˊ 简体部首扌部 部外笔画1画 总笔画4画
繁体部首手部
五笔RNN 仓颉QU 郑码DZVV 四角52010 结构左右 电码2089 区位5290 统一码624E 笔顺一丨一フ
繁体部首手部
五笔RNN 仓颉QU 郑码DZVV 四角52010 结构左右 电码2089 区位5290 统一码624E 笔顺一丨一フ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扎
⒈ 捆,缠束:扎辫子。扎腿。
⒉ 把儿,捆儿:一扎线。
统一码
扎字UNICODE编码U+624E,10进制: 25166,UTF-32: 0000624E,UTF-8: E6 89 8E。
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ick、plunge into、get into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ull up; pierce; struggle fre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扎
〈量〉
(1) 用于某些捆缠的东西 [bundle]。如:一扎线;一扎麦子
(2) 另见
常用词组
扎彩、扎筏子、扎染
康熙字典

扎【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側八切,音札。拔也。
又《集韻》《韻會》乙黠切。與揠同。見揠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札【卷六】【木部】
牒也。从木乙聲。側八切
说文解字注
(札)牒也。片部曰。牒、札也。二字互訓。長大者曰槧。薄小者曰札、曰牒。釋名曰。札、櫛也。編之如櫛齒相比也。司馬相如傳曰。上令尚書給筆札。師古曰。札、木之薄小者也。從木。乙聲。側八切。古音在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