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恤字的意思

恤
拼音 注音ㄒㄨˋ 简体部首忄部 部外笔画6画 总笔画9画
繁体部首心部
五笔NTLG 仓颉PHBT 郑码UMLK 四角97012 结构左右 电码1865 区位4884 统一码6064 笔顺丶丶丨ノ丨フ丨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xù(ㄒㄨˋ)

⒈  对别人表同情,怜悯:恤刑(施刑慎重,不严刑以逼供)。体恤。

⒉  救济:恤金。抚恤。

⒊  忧虑:恤恤(忧虑的样子)。

统一码

恤字UNICODE编码U+6064,10进制: 24676,UTF-32: 00006064,UTF-8: E6 81 A4。

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恤字收录于 次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ompensate、pity、sympathize

造字法

形声:从忄、血声

English

show pity; relieve, help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名〉

(1) 葬仪 [obsequies]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 吴兴步担令史。”——《南史》

(2) 又如:恤典(丧葬礼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恤

恤【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𠀤音戌。《說文》憂也。从心血聲。《書·盤庚》永敬大恤。《詩·小雅》出則銜恤。《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𡨥亂。皆訓憂也。

收也,賑也。《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註》恤,振憂貧者。《通論》振貧老曰恤。

《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相憂曰恤。《周禮·地官》八𠛬,六曰不恤之𠛬。《鄭司農註》恤謂相憂也。

恤恤,憂患貌。《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作卹。《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註》恤,亦作卹。《周禮·春官·典瑞》以卹凶荒。《註》卹者,開府庫振救之。

姓。晉大夫恤由。心血爲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

说文解字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恤

恤【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辛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雪律切,𠀤音戌。《說文》憂也。从心血聲。《書·盤庚》永敬大恤。《詩·小雅》出則銜恤。《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恤禮哀𡨥亂。皆訓憂也。

收也,賑也。《周禮·地官》六行,孝友睦婣任恤。《註》恤,振憂貧者。《通論》振貧老曰恤。

《增韻》愍也,災危相憂也。《周禮·地官》十二敎,八曰以誓敎恤,則民不怠。《疏》民有厄喪,敎相憂恤也。

相憂曰恤。《周禮·地官》八𠛬,六曰不恤之𠛬。《鄭司農註》恤謂相憂也。

恤恤,憂患貌。《左傳·昭十二年》且言曰:恤恤乎。

作卹。《詩·唐風·小序》不恤其民也。《註》恤,亦作卹。《周禮·春官·典瑞》以卹凶荒。《註》卹者,開府庫振救之。

姓。晉大夫恤由。心血爲恤,蓋心戌然而慘惻之若已身之有患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恤【卷十】【心部】

憂也。收也。从心血聲。辛聿切

说文解字注

(恤)𢝊也。𢝊各本作憂。今正。釋詁及小雅杕杜、祈父傳皆曰。恤。憂也。按卪部曰。卹、𢝊也。比部引周書無毖于卹。今尙書作恤。恤與卹音義皆同。又疑古衹有卹。恤其或體。收也。當依玉篇作救也。从心。血聲。辛聿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