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字的意思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弛
⒈ 放松,松懈,解除:松弛。废弛。弛惰(懈怠)。弛缓(局势、气氛等变和缓)。弛张(“张”,拉紧弓弦;“弛”,放松弓弦,喻兴废、宽严、劳逸等)。
⒉ 延缓:弛期。
统一码
弛字UNICODE编码U+5F1B,10进制: 24347,UTF-32: 00005F1B,UTF-8: E5 BC 9B。
弛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relax、slacke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loosen, relax, unstring a bow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弛
〈形〉
(1) 懈怠,松懈 [slack and lazy]
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2) 又如:弛绝(松懈断绝);弛惰(松懈怠惰)
常用词组
弛废、弛缓、弛禁、弛然
康熙字典

弛【寅集下】【弓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賞是切《正韻》詩止切,音豕。《說文》弓解也。《禮·曲禮》弛弓尚角。《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弛弓。
又放也。《爾雅·釋詁註》弛,放也。《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前漢·武帝紀》跅弛之士。《註》跅者,跅落無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
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註》弛,放也。
又《爾雅·釋詁》易也。《註》相延易。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民:四曰弛力。《註》息繇役也。
又《廣韻》釋也。《周禮·春官》凡國之大憂令弛縣。《註》弛,釋下之。
又《廣韻》去離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擔。
又壞也。《史記·河渠書》延道弛兮離常流。《註》河道皆弛壞。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改易也。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又通作施。《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註》弛,讀爲施。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弛【卷十二】【弓部】
弓解也。从弓从也。,弛或从虒。施氏切
说文解字注
(弛)弓解弦也。弦字各本無。今補。引申爲凡懈廢之稱。从弓。也聲。施氏切。十六部。
()弛或从虒。虒聲亦在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