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巾字的意思

巾
拼音jīn 注音ㄐ一ㄣ 简体部首巾部 总笔画3画
五笔MHK 仓颉LB 郑码LI 四角40227 结构单一 电码1577 区位2977 统一码5DFE 笔顺丨フ丨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īn(ㄐ一ㄣ)

⒈  擦东西或包裹、覆盖东西的用品,多用纺织品制成:手巾。围巾。领巾。枕巾。餐巾。巾帼(“帼”是古代妇女的头巾,指妇女,如“巾巾英雄”)。

统一码

巾字UNICODE编码U+5DFE,10进制: 24062,UTF-32: 00005DFE,UTF-8: E5 B7 BE。

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巾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a piece of clo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kerchief; towel; turban; KangXi radical number 50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jīn

〈动〉

(1) 包裹;覆盖 [wrap; cover]

巾,犹衣也。珠丛云:以衣被车谓之巾。——《周礼·巾车》注

巾以文绣。(用绣巾盖着。)——《庄子》

(2) 又如:巾幂(用来覆盖礼器的布帛。引申为“覆盖”)

常用词组

巾帼、巾帼英雄、巾箱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巾

巾【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正韻》𠀤居銀切,音䘜。《說文》佩巾也。《禮·內則》盥卒授巾。《註》巾以帨手。

《正韻》蒙首衣也。《玉篇》佩巾,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急就篇註》巾者,一幅之巾,所以裹頭也。《揚子·方言》覆結,謂之幘巾。《釋名》巾,謹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當自謹修於四敎也。

《正韻》羃也。《周語》靜其巾羃。《註》巾羃,所以覆尊彝。

被巾。《揚子·方言》帍裱謂之被巾。《註》婦人領巾也。

《類篇》衣也。《周禮·春官》巾車。《註》巾猶衣也。《疏》謂玉金象革衣飾其車,故訓巾猶衣也。

《正韻》帉也。《說文》楚謂大巾曰𢁥

《揚子·方言》蔽厀,魏宋南楚之閒謂之巨巾。

《急就篇註》巾,一曰裹足之巾,若今裒足布也。

巾車,官名。《周禮·春官·巾車註》巾車,車官之長。

《五音集韻》姜螼切,音巹,飾也。

《集韻》《類篇》𠀤香靳切,音焮。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巾【卷七】【巾部】

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凡巾之屬皆从巾。居銀切

说文解字注

(巾)佩巾也。帶下云。佩必有巾。佩巾、禮之紛帨也。鄭曰。紛帨、𢂑物之佩巾也。按以巾拭物曰巾。如以帨拭手曰帨。周禮。巾車之官。鄭注。巾猶衣也。然吳都賦。吳王乃巾玉路。陶淵明文曰。或巾柴車。或櫂孤舟。皆謂拂拭用之。不同鄭說也。陶句見文𨕖江淹雜體詩注。今本作或命巾車。不可通矣。玉篇曰。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从冖。巾可覆物。故从冖。周禮幂人注。以巾覆物曰幂。丨象系也。有系而後佩於帶。居銀切。十二部。凡巾之屬皆从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