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寺字的意思

寺
拼音 注音ㄙˋ 简体部首寸部 部外笔画3画 总笔画6画
五笔FFU 仓颉GDI 郑码BDS 四角40341 结构上下 电码1408 区位4334 统一码5BFA 笔顺一丨一一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sì(ㄙˋ)

⒈  古代官署名:太常寺(古代掌管宗庙礼仪的官署)。鸿胪寺(略同于现代的礼宾司)。

⒉  佛教出家人居住的地方:佛寺。寺观(guàn )。

⒊  伊斯兰教徒礼拜、讲经的地方:清真寺。

统一码

寺字UNICODE编码U+5BFA,10进制: 23546,UTF-32: 00005BFA,UTF-8: E5 AF BA。

寺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寺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temple、joss house

造字法

形声:从寸、之声

English

court, office; temple, monastery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寺观、寺庙、寺院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寺

寺【寅集上】【寸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𠀤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㞢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

《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

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

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

《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按註疏蓋以侍釋寺義,非。轉音時吏切,讀若侍,《正譌》合寺、侍爲一,非。《集韻》或作䦙。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寺【卷三】【寸部】

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聲。祥吏切

说文解字注

(寺)廷也。廴部曰。廷、朝中也。漢書注曰。凡府庭所在皆謂之寺。釋名。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内。廣韵。寺者、司也。官之所止有九寺。按經典假寺爲侍。詩瞻卬傳曰。寺、近也。周禮注曰。寺之言侍也。凡禮、詩、左傳言寺人皆同。若漢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於鴻臚寺。遂取寺名。初置白馬寺。此名之不正者也。有法度者也。从寸。考工記曰。市朝一夫。注云。方各百歩。知天子三朝各方百歩其諸侯大夫之制未詳。歩必積寸爲之。言法度字多從寸。又部曰。度、法制也。𡳿聲。祥吏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