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墩字的意思
墩
拼音dūn 注音ㄉㄨㄣ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12画 总笔画15画
五笔FYBT 仓颉GYDK 郑码BSYM 四角48140 结构左中右 电码1076 区位2253 统一码58A9 笔顺一丨一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一ノ丶
五笔FYBT 仓颉GYDK 郑码BSYM 四角48140 结构左中右 电码1076 区位2253 统一码58A9 笔顺一丨一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一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墩
⒈ 土堆:土墩。
⒉ 厚而粗的木头、石头等;座儿:桥墩。菜墩(切菜用的砧类器具)。树墩。
⒊ 量词,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
⒋ 古同“蹲”。
统一码
墩字UNICODE编码U+58A9,10进制: 22697,UTF-32: 000058A9,UTF-8: E5 A2 A9。
墩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frusta
造字法
形声:从土、敦声
English
heap, mound, block of ston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 墩
〈量〉
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相当于“窝” [cluster]。如:每亩花生种八千墩
◎ 墩
〈动〉
用力猛地往下放 [tamp]。如:墩嘴(夸嘴,口气大);墩膘(养膘)
常用词组
墩布、墩木、墩座、墩子
康熙字典

墩【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昆切,音敦。平地有堆曰墩。謝公墩,在冶城北。《李白詩》冶城訪遺跡,猶有謝公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敦【卷三】【攴部】
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从攴聲。都昆切。又,丁回切
说文解字注
(敦)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皆責問之意。邶風。王事敦我。毛曰。敦厚也。按心部惇、厚也。然則凡云敦厚者、皆假敦爲惇。此字本義訓責問。故從攵。誰何見言部。从攴。聲。都昆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