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塾字的意思
塾
拼音shú 注音ㄕㄨˊ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11画 总笔画14画
五笔YBVF 仓颉YIG 郑码SJSB 四角05104 结构上下 电码1060 区位5951 统一码587E 笔顺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一丨一
五笔YBVF 仓颉YIG 郑码SJSB 四角05104 结构上下 电码1060 区位5951 统一码587E 笔顺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一丨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塾
⒈ 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的地方:塾师。家塾。私塾。
⒉ 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
统一码
塾字UNICODE编码U+587E,10进制: 22654,UTF-32: 0000587E,UTF-8: E5 A1 BE。
塾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异体字
汉英互译
private school
造字法
形声:从土、孰声
English
village school; private tutorag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塾师
康熙字典

塾【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殊六切《集韻》《韻會》神六切,音孰。《說文》門側堂也。《禮·學記》古之敎者,黨有庠,家有塾。《儀禮·冠禮》具饌于西塾。
又《三輔黃圖》未央宮外有塾門。《古今注》塾之爲言熟也。臣朝君,至塾門,更詳熟所應對之事。
又《前漢·食貨志》春將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鄰長坐于左塾。
又疾也。《山海經》首山之隂曰机谷,多鳥,其狀如梟而三目,食之巳塾。
音地。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塾【卷十三】【土部】
門側堂也。从土孰聲。殊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