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坦字的意思

坦
拼音tǎn 注音ㄊㄢˇ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5画 总笔画8画
五笔FJGG 仓颉GAM 郑码BKA 四角46110 结构左右 电码0982 区位4425 统一码5766 笔顺一丨一丨フ一一一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tǎn(ㄊㄢˇ)

⒈  宽而平:平坦。坦荡。坦直(a.平坦笔直;b.坦率)。坦途。

⒉  心地平静,没有隐瞒:坦白。坦然。坦挚。坦诚。坦率(shuài )。

⒊  “坦腹”的简称,指女婿:坦床。令坦。

统一码

坦字UNICODE编码U+5766,10进制: 22374,UTF-32: 00005766,UTF-8: E5 9D A6。

坦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坦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calm、candid、smooth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lat, smooth; self-possessed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tǎn

〈名〉

(1) 旧称女婿为“坦”。常尊称人之婿曰“令坦” [son-in-law]。如:坦腹东床(做女婿);坦床(女婿)

(2) 姓

tǎn

〈动〉

(1) 敞开 [open]

坦腹江亭暖,长呤野望时。——杜甫《江亭》

(2) 又如:坦怀(敞开胸怀)

(3) 露出;吐露 [reveal;show;tell]

赵大爷给我出的主意:教我到派出所去坦白,要不然我永远是个黑人。—— 老舍《龙须沟》

常用词组

坦白、坦承、坦诚、坦荡、坦噶尼喀湖、坦缓、坦克、坦然、坦然自若、坦率、坦途、坦直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坦

坦【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它但切《集韻》《韻會》儻旱切,𠀤灘上聲。《說文》寬也,平也。《易·履卦》履道坦坦。

姓。宋有坦中庸。亦作憚。

通壇。見壇字註。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坦【卷十三】【土部】

安也。从土旦聲。他但切

说文解字注

(坦)安也。論語曰。君子坦蕩蕩。按魯讀爲坦湯湯。此如陳風子之湯兮傳曰。湯、蕩也。謂湯爲蕩之叚借字也。司馬相如賦叚壇爲坦。从土。旦聲。他但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