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坏字的意思

坏
拼音huài 注音ㄏㄨㄞˋ 繁体
简体部首土部 部外笔画4画 总笔画7画
仓颉GMF 郑码BGI 四角41190 结构左右 电码0975 区位2721 统一码574F 笔顺一丨一一ノ丨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坏(壞)huài(ㄏㄨㄞˋ)

⒈  不好的;恶劣的,与“好”相对:坏人。坏事。坏习惯。

⒉  东西受了损伤,被毁:破坏。败坏。

⒊  坏主意:使坏。

⒋  用在某些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程度深:忙坏了。

统一码

坏字UNICODE编码U+574F,10进制: 22351,UTF-32: 0000574F,UTF-8: E5 9D 8F。

坏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坏字收录于 常用字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bad、spoil、awfully、evil idea、ruin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土、不声

English

rotten, spoilt, bad, broken dow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词性变化

huài

〈形〉

不好;恶劣。与“好”相对(古汉语中无不好之意) [bad;evil]。如:坏包(坏蛋);坏坯子(方言。坏人,坏蛋);坏念头;坏主意;坏名声的人

huài

〈名〉

(1) 坏分子的简称 [bad element]

(2) 坏主意,坏手法 [dirty trick]。如:我知道是谁使的坏;这家伙一肚子坏

huài

〈副〉

非常 [badly;awfully;very]——放在动词后表示程度深。如:乐坏了;累坏了;吓坏了

常用词组

坏包儿、坏处、坏蛋、坏东西、坏话、坏脾气、坏人、坏事、坏事、坏死、坏血病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坏

坏【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芳杯切《集韻》《韻會》鋪枚切《正韻》鋪杯切,𠀤音胚。《爾雅·釋山》山再成曰坏,一曰山一成。

山名。《吳會志》大坏,小坏山在洮湖中,溧陽宜興之界,二山相望,水環若浮,故名。

陶瓦未燒曰坏。《後漢·崔駰傳》坏冶一陶,羣生得理。

《集韻》《韻會》《正韻》𠀤蒲枚切,音裴。以土封罅隙也。《禮·月令》仲秋,蟄蟲坏戸。孟冬,使有司坏城郭。

屋後牆。《淮南子·齊俗訓》魯君欲相顏闔,使人以幣先焉,闔鑿阫而遁。《揚雄·解嘲》作坏。

神名。《莊子·大宗師》堪坏得之,以襲崑崙。通作阫。(壞)〔古文〕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壞切,音怪。毀也。

胡怪切,若𩟮。自毀也。《毛氏韻增》凡物不自敗而毀之則古壞切,如魯恭王壞孔子宅之類是也。物自敗則胡怪切,如春秋傳魯城門壞之類是也。

《集韻》乎乖切,音懷。壞隤,山名。

胡罪切,音瘣。《詩·小雅》譬彼壞木,疾用無枝。

叶胡對切,音潰。《詩·大雅》無俾城壞,無獨斯畏。

叶戸恢切,音回。《家語》孔子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與下萎叶。萎,音哀。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坏【卷十三】【土部】

(壞 huài)从土褱聲。𡎯,古文壞省。𣀩,籒文壞。下怪切〖注〗臣鉉等按:攴部有𣀩,此重出。

说文解字注

(坏)丘一成者也。一各本作再。今正。水經注曰。河水又東逕成皋大伾山下。爾雅。山一成謂之伾。許愼、吕忱等並以爲丘一成也。孔安國以爲再成曰伾。據此、是俗以孔傳改易許書。今本非善長所見也。一曰瓦未燒。今俗謂土坏。古語也。瓦者、土器已燒之緫名。然則坏者、凡土器未燒之緫名也。此與墼字異義同。但墼專謂塼耳。國語。趙𥳑子使尹鐸墮晉陽壘培。尹鐸增之。韋注。壘墼曰培。此培字正坏之叚借。月令。坏垣牆。坏城郭。注曰。坏、益也。是又叚坏爲培也。从土。不聲。芳桮切。古音在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