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噤字的意思

噤
拼音jìn 注音ㄐ一ㄣˋ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13画 总笔画16画
五笔KSSI 仓颉RDDF 郑码JFFB 四角64091 结构左右 电码0891 区位6468 统一码5664 笔顺丨フ一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一一丨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jìn(ㄐ一ㄣˋ)

⒈  闭口不说话:噤口。噤声。噤若寒蝉。

⒉  因寒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噤战。寒噤。

统一码

噤字UNICODE编码U+5664,10进制: 22116,UTF-32: 00005664,UTF-8: E5 99 A4。

噤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噤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keep silent、shiver

造字法

形声:从口、禁声

English

close; be silent, be unable speak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常用词组

噤闭、噤若寒蝉、噤声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噤

噤【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巨禁切,音凚。《說文》口閉也,从口禁聲。《史記·日者傳》悵然噤口不能言。

《鼂錯傳》噤口不敢復言。《潘岳·汧督馬敦誄》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則皆妒之徒也。《註》噤,害口不言,而心害之也。《集韻》或作齽。

《韻會》或作𦧈。引韓愈同宿聯句,巧舌千皆𦧈。○按𦧈,牛舌病也,與噤音同義別,《韻會》誤。

《廣韻》《集韻》𠀤渠飮切,音䫴。義同。《廣韻》寒而口閉。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噤【卷二】【口部】

口閉也。从口禁聲。巨禁切

说文解字注

(噤)口閉也。史淮陰矦傳。雖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此假吟爲噤也。吟噤義相似。从口。禁聲。巨禁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