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啖字的意思

啖
拼音dàn 注音ㄉㄢˋ 简体部首口部 部外笔画8画 总笔画11画
五笔KOOY 仓颉RFF 郑码JUUO 四角69089 结构左右 电码0797 区位6402 统一码5556 笔顺丨フ一丶ノノ丶丶ノノ丶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àn(ㄉㄢˋ)

⒈  吃或给人吃:啖饭。啖以肉食。

⒉  拿利益引诱人:啖以私利。

⒊  古同“淡”,清淡。

⒋  姓。

统一码

啖字UNICODE编码U+5556,10进制: 21846,UTF-32: 00005556,UTF-8: E5 95 96。

啖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啖字收录于 现通表 标准字体

异体字

汉英互译

eat

造字法

形声:从口、炎声

English

eat, feed; chew, bite; entic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啖

啖【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徒敢切《集韻》《韻會》杜覽切《正韻》徒覽切,𠀤音淡。《說文》噍啖也。《前漢·王吉傳》吉婦取棗以啖吉。

《荀子·王霸篇》不好循政,其所以有啖啖常欲人之有,是傷國。《註》啖啖,幷吞貌。《玉篇》同噉。《廣韻》同啗。《集韻》同餤嚪。

《廣韻》《集韻》《正韻》徒濫切《韻會》徒紺切,𠀤音憺。《廣韻》狂也。

《集韻》噍也。

與淡通。《史記·叔孫通傳》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註》徐廣曰:啖,一作淡。如淳曰:食無菜茹爲啖。

姓。《晉書·載記》啖靑,氐羌名將。

唐啖助,宋啖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啖【卷二】【口部】

噍啖也。从口炎聲。一曰噉。徒敢切

说文解字注

(啖)噍啖也。荀子王霸篇。啖啖常欲人之有。注。啖啖幷吞之皃。从口。炎聲。徒敢切。八部。一曰噉。韵會無此三字。云或作噉。按口部無噉字。玉篇、廣韵皆正作噉。云啖同。以𠧐字例之。葢說文本作噉。